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奖励
第三节 奖励 建国以后,党和各级人民政府,为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采取各种形式奖励在科研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50年代,各级政府和工矿企业对在技术革新活动中有所成就的人员的奖励,多以精神鼓励为主,如发给奖状,或在各级会议上授予“革新能手”、“生产标兵”等光荣称号。 ...
章下序
第四章 能源章下序 绥化地区的能源工作,首先从农村起步。自1974年起,先后开展了沼气应用,节柴灶、炕推广,太阳能利用试验与示范,农业生态平衡村屯试点,风能开发利用等项工作。
第一节 开发利用
第一节 开发利用 一、沼气应用 绥化地区从1974年起开始进行沼气技术推广与应用。用砖砌筑封闭式储池,装入植物秸杆发酵,产生沼气后用管道输出,用于煮饭、烧水、点灯等。沼气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燃料、电力不足等问题。 (一)沼气池的建设 1974年,明水县科技科宋天民、李景媛 2...
第二节 节能效益
第二节 节能效益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表明,由于绥化地区属中国北方高寒地区,在冬季不适于室外建池,室内建池又增加保暖费用,因此大部分沼气池难以做到全年使用,加之管理不善,已建的沼气池逐年报废,所以沼气池在全区没有推开。节柴灶、炕技术推广效益比较显著,它不仅对土壤改良,森林、草原保护,维护生态...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五章 标准计量第一节 管理机构 民国期间,在计量方面,绥化地区同全国一样,均以度(长度)、量(容积)、衡(重量)为计量工具。长度以寸、尺、弓(5尺为一弓)、丈、引(10丈为1引)、里为计量单位;容积以合、升、斗、石为计量单位;重量以钱、两、斤为计量单位。中东铁路建成后,苏联的重量单位...
第二节 标准化监督管理
第二节 标准化监督管理 一、工业标准化 1984年,地区标准计量局明确提出全区要抓工业企业综合标准化。当年,绥化、肇东两市县各抓了两个企业试点,其余各市县各抓了一个,全区共14个试点企业。重点是确定产品标准,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9 月份,全区召开了首次工业企业综合标准...
第三节 计量监督管理
第三节 计量监督管理 一、民生计量 1957年,绥化县成立了全区第一个计量检定所,当时只能开展以衡器为主,附带压力表、血压计,各种容器的检定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商业、粮食、供销系统的衡器检定。 1958年至1963年间,全区各县相继建立了标准计量检定所,除对计量器具的检定、修理外,还进行...
第四节 质量监督管理
第四节 质量监督管理 1980年 5月,全国第一次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会议后,全区根据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标准计量局“关于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报告”的要求,质量监督检验开始纳入标准计量工作之中。首先,在有检验能力的工厂企业、大专院校建立了委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至1981年底,7个县建立了食品...
第五节 法制计量管理
第五节 法制计量管理 建国后,党和各级人民政府逐步加强了标准计量工作的领导,相继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法规、规定,指导标准计量工作。 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 1977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 1979年,国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
第一节 气象
第六章 气象与地震第一节 气象 一、气象台站 民国、伪满时期,辖区境内即有气象测报机构。 民国3年(1914年),安达县设有观象台,民国4年(1915年)始有气象观测记录。 伪大同 2年(1933年),海伦县建有气象观测站,工作人员全是日本人。主要目的是搞军事气象观测。 建国后...
第二节 地震
第二节 地震 一、机构队伍 解放前,绥化地区境内没有官办的地震监测预报机构。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机械电机研究所牵头,绥化县政府协助,在城内西南绥化气象台院内筹建地震台。1957年 7月建成。当时由绥化气象台代管。配备工作人员 2人。同年,因业务归口,中科院机械电机研究所将地震台的业务工...
篇下序
第二十一篇 文化篇下序 今绥化地区,清末民初,只有大秧歌、剪纸等民间艺术活动。随着放荒拓垦,外地流人人口激增,相继从关内传人评戏(大口落子)、京戏、魔术、木偶戏、拉洋片等。之后,城镇出现了剧场、茶馆(说唱评词、大鼓)等文化设施,供流动艺人演出。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同名称的书店,“通俗教育馆”或“...
第一节 行政机构
第一章 文化艺术第一节 行政机构 一、绥化地区文化局 1956年,全区文化工作由专署第二办公室负责。1958年,设文化局。1961年,文化、教育两局合并成立文教局。1965年设文教组,后改文化局,内设秘书、教育、文化等3个科。 1967年5月,绥化地区革命委员会设政治部文教组。19...
第二节 基层单位
第二节 基层单位 一、群众艺术馆 绥化地区群众艺术馆。1980年 4月成立,隶属绥化地区文化局,科级单位。内设文艺辅导、文学创作、调查研究等 3个部,配编10人。到1990年,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未变。其任务:组织和指导全区文化艺术工作与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群众...
第三节 艺术团体
第三节 艺术团体 一、剧 团 民国和伪满时期,绥化地区的安达、兰西、绥化、海伦、青冈、肇源等县,有绅商富户合伙修建的剧场(多为落子园或称评剧院),供给流动戏班演出。中华民国 9年(1920年),安达火车站修建丰乐剧院;民国15年(1926年),安达建广太和剧院;次年又建福仙落子园。三家剧...
«
1
2
...
12116
12117
12118
12119
12120
12121
1212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