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土地改革
第三节 土地改革 绥滨土改始于1946年6月,结束于1948年3月,历经 1年零10个月的时间整个土改任务全部完成。 其过程大体分为:反奸清算,砍挖斗争和平分土地等3个阶段。 一、反奸清算 1946年 2月,合江省委派赵振华率领佳木斯干训班青年干部组成的工作团,进驻了绥东、连生两个区,开始...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是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一种形式,它把分散的小农经济逐步地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土地改革以后,为了防止农村产生两极分化,党和政府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 广大农民按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 一、互助组 绥滨最早出现的互助组是19...
第五节 人民公社
第五节 人民公社 1958年 8月17日,党中央在北戴河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继而在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9月,绥滨按富锦划分的原6个行政区,将64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成“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的 6个人民公社下设63个生产大队(绥滨叫管理区),2...
第六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六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县的农业生产形式进行了改革。1980年开始在一些薄弱队,贫困队中试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配的生产责任制形式,即:发挥每个社员的技术特长、分工协作,擅长农业的劳力,按能力大小分包耕地;擅长林、牧、副、工商各业的劳力。按能力大小分包各业;各业的...
第一节 土地开发
第二章 种植业第一节 土地开发 绥滨县土地开发较晚,但开发的速度较快。从清末到1985年,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由一片荒原变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 清朝末期,清政府开始开放绥滨地方的荒地, 从此领荒户和垦民不断进入绥滨。至民国6年(1917年)居民以愈三千。垦荒万余垧。并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设置了绥...
第二节 农作物
第二节 农作物 一、粮食作物 民国和伪满时期的农作物布局,品种及产量基本相同,属传统农业时期。以种植大豆为主,其次为玉米、小麦、高粮、谷子等。由于积温不稳定,延迟性低温冷害频率高,所以,还种有早熟杂粮作物。稷子、縻子、荞麦和稗子等。以此来补求无霜期短和播期拖后的问题。据伪满康德2年(1935年...
第三节 耕作制度
第三节 耕作制度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前,绥滨是一片无人垦殖的荒地。那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在这里凭渔猎为生。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始有汉人来此定居,并用锹挖镐刨从事农耕,后又用木制农具耕作。当时种植的一年一荐的小麦、大豆、玉米和谷子等。在耕作上,虽然摆脱了“刀耕火种”的原始方法,...
第四节 作物栽培
第四节 作物栽培 绥滨自清代末叶至建国初期,农作物栽培技术没有大的发展,一般是用木犁对犁扣杯,两铲两趟或两铲三趟。三年铺一查粪,大锄间苗除草。1952年,推广了肇源“等距宽播、间苗保苗、分期追肥”的栽培新方法。1958年,毛主席提出农业“八字宪法”,从而,农作物栽培技术又有了新发展。党的十一届三...
第五节 植物保护
第五节 植物保护 绥滨在同世纪初,还是一个林木茂密,杂草丛生的地方。光绪二十四年(1889年),始有汉人来此开垦耕耘。30年代前,此地危害农作物的野兽有黑熊、野猪、狍子等;禽鸟有大雁、乌鸦、野鸡等;鼠类主要是田鼠,那时常有成群的野兽在田间出没糟踏农作物,致使大片玉米、大豆被毁掉。偏僻的地方尤为严...
第六节 农田基本建设
第六节 农田基本建设 一、土壤改良 绥滨自1964年后,开始组织社队开展土壤改良工作,每年平均拉煤灰和河淤土20多万立方米,改良渗透性弱的白浆土和沙性大的暗棕土,增强其释水性、通透性以及有机质。直至1985年,全县已拉煤灰和河淤土45万多立方米,使15万亩土地得到改良。 二、肥料建设 (一...
第七节 种籽
第七节 种籽 建国初期,种籽工作方针是“三优一辅”,即就地选种、繁种,就地推广,并以群众自留互换为主,国家购贮供应为辅。1956年后,又贯彻了自繁、自留、自选、自用、国家辅之以调剂的“四自一辅”的方针。种籽生产划定选种地块,设专人管理,单打单贮。1959年后,实现了以县种籽站为指导,以良种场为核...
第八节 土地管理和利用
第八节 土地管理和利用 一、土地管理 土地是数量有限的宝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资基础。随着人口逐年增加,人均耕地逐年相对减少。利用和管理好每寸土地,是一个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县政府为了加强土地管理,于1964年成立了土地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 1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土地管理工作。根据国...
第九节 经营管理
第九节 经营管理 一、计划管理 人民公社的生产计划,一般可分为长期计划、年度计划与小段计划 3种:长期计划即是长远规划,其年限同国良经济规划协调一致,多数社队一般都制定出五年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的规模、指标、完成措施和收益分配计划等;年度计划,包括全年生产计...
第十节 良种繁殖场
第十节 良种繁殖场 绥滨县良种繁殖场建于1967年4月,地址在忠仁乡南,场内有耕地3 930亩,职工89人,84户,353口人。生产工具有东方红75链轨车2台,机械自动康拜因1台,牵引式康拜因1台,解放牌汽车 1台,小型拖拉机3台,马10匹,牛14头,胶轮大车12台。并设有玉米粉碎厂1处。米面加...
第一节 机构
第三章 农业机械第一节 机构 一、农业机械局 1964年,绥滨农业机械管理总站成立,地址在现在化工社院内。工作人员由富锦与绥滨农机人员组成。站内设有办公室、机务管理股、生产管理股、财务股等。 1963年,站内又增设半化股(半自动化股)。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农机系统先后成...
«
1
2
...
12789
12790
12791
12792
12793
12794
1279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