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条例和契约
一、矿业条例 1912年,民国初建,仍然沿用《大清矿务章程》。不久,一些矿业界企业家请求袁世凯 修改并制定新的矿业章程。1913年(民国2年),北京政府责成工商部制定《矿业条例》。同 年7月,《矿业条例》草案经国务院审定后提交国会通过。 1914年(民国3年)3月11日,《矿业条...
第三节 东北沦陷时期的法规
1932年6月4日,伪满洲国政府公布《产金收买法》和《产金收买法实施细则》,指令黄 金持有者必须将黄金全部卖给伪满洲中央银行。6月30日,日本侵略者操纵的伪满洲国中央政 府发布第75号命令,严令所有金矿归为“国有”,实行官办,所有私采和盗采一律禁止。各 省实业厅停止受理民营申请,制止私采和盗采活...
第四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法规
一、办矿方针 1947年,黑龙江地区成为全国解放战争的后方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始接管全省各金矿 。1948年1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在哈尔滨召开金矿工作会议,明确了“依靠工人阶级发展金矿 ”的方针,各金矿由单纯的卖货收金,转变为把工人组织起来,建立大集体采金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一节 清末官督商办
第四章 经营方式 清末时期,黑龙江地区金矿出现了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就是金矿由商人 集资,政府派员直接经营,所得盈余按股分红,发生赔亏由官府补充,难以补充者即告破产 倒闭并追究承办者责任。当时办矿的主要目的是“借矿实边”,商人只能参与分红,不可能 参与经营管理,因此官督商办金矿的实质...
第二节 民国时期官商合办和商办
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为了调动商人办矿的积极性,发展黄金生产,出现了官商合办的 经营形式,并逐步向商办过渡。但因官商利益不同,不能融合,权事难于统一。官方督办者 惰贪,经营者消极,官办金矿和官商合办金矿逐渐减少,商办金矿逐渐增多。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8月,商人潘立、张志清等人集股...
第三节 东北沦陷时期采金株式会社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为达到其掠夺目的,对金矿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其控制的伪满 洲采金株式会社。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为股份有限公司,有资本6000万日元。该会社规定每 株(即股)价值定额为50元,其股券的种类为一股券、拾股券、百股券、千股券、万股券5种 ,总股数为80万株。每个股主就是法定的股东代理...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集体金班
1945——1949年的4年间,黑龙江地区金矿经历了一场以改变所有制为核心的重大经营管 理改革,即由传统的“封建把头——大柜制”向“集体采金班(队)”和“全民所有制国营 金矿”过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各金矿曾一度被把头土匪霸占。这些把头从各地招集矿工,组 成大小不等的金班。这种...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营金矿
一、企业化管理 1950年初,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决定将原来分散于各省地方经营的金矿集中由国家统一 经营。4月,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发《关于加强各省对国营金矿的领导与经营管理的决定》规定 :各省金矿局为省政府组成部分,统一管理各省的国营金矿,除生产计划任务的制定、业务 领导、资金周转和干部调动...
第六节 群众采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限制发展”的采金政策,群众采金一度呈萎缩局面,一 直到1956年仍处于停滞状态。 1957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大力组织群众生产黄金”的指示。省委、省政府决定实行黄 金生产用木材免缴育林费,兑现补助布票,执行新的黄金收购价格等措施,使群众采金有所 发展。地方金矿...
第一节 清末与民国时期产品管理
第五章 产品管理 一、监控手段 清朝中期以前,黑龙江地区金矿处于自由开采状态,谁采的黄金就归谁所有。采金者可 以拿所采之金自由兑换银元和铜元(当时流通的钱币),也可直接换取各种货物及生活必需 品。当时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没有统一管理法规。 清朝末期,由于黄金的稀少和珍贵...
第二节 东北沦陷时期产品管理
东北沦陷后,日本侵略者控制的伪满洲国中央政府,从1932年起颁布了一系列垄断黄金 产品的法规,其中主要的是《产金收买法》。《产金收买法》规定:持有黄金者,必须全部 卖给伪满洲中央银行,统一由中央银行按规定价格收购黄金,禁止黄金输出,绝对严禁个人 私卖和私藏。违者以“重要经济犯”严惩。 伪...
第三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产品管理
一、流通管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一段时间,黄金产品基本处于自由买卖状态,产金者可以把黄 金产品拿到市场上去换货或出售。当时黑龙江地区所产黄金绝大部分被金商收购带入关内, 也有一部分被当地土匪武装索要和抢劫。 1946年下半年到1947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陆续进驻...
第六章 专业管理
专业管理通常是指企业的计划、生产、技术(包括质量)、设备(包括备件)、物资、 人事、劳动、工资、财务等专业性管理。黑龙江采金历史虽然悠久,但由于长期处于原始落 后的手工业生产状态。各项专业管理也十分原始落后。到20世纪60年代仍然保留着“手工业 金班”的组织形式,只有一名“把头”(新中国时期称“...
第一节 计划管理
一、清末民初的计划管理 黑龙江地区采金计划管理始自清朝末期。清末,官办金矿聘用西方国家矿师以后,一些 先进的计划管理办法才逐渐被黑龙江地区金矿借鉴。当时主要是对金矿勘探重视起来,以便 为制定采金计划提供计算依据。但就计划管理本身业务的建立和改进而言,至1931年“九· 一八”事变前,砂金...
第二节 劳动工资管理
一、招工 清朝末期,黑龙江地区金矿用工大多是被朝廷流放的囚犯和流民。1884年(清光绪十年 )沙俄盗采漠河金矿时,在山东、直隶两省共招工4000余人。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太 平天国、捻军农民起义被清朝官兵镇压失败后,所俘虏的7000余名义军官兵都被清政府流放 到乌拉嘎河口和嘉荫河...
«
1
2
...
3171
3172
3173
3174
3175
3176
317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