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市中心区规划
哈尔滨市在“一五”期间编制市中心区规划,确定中山路、文昌街地段为城市中心,哈 尔滨工人文化宫及黑龙江省政府办公楼、省公安厅办公楼、北方大厦等大型公共建筑都是据 此规划建设的。还通过详细规划,指导哈尔滨医科大学等一批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建设, 使学府路文教科研区初具规模。“二五”期间编制道里、道外...
第二节 道路广场规划
哈尔滨市1958年以后编制市政府广场、南岗秋林公司广场、太平东直路桥头广场的详细 规划。“二五”期间还编制红旗大街、红军街、中山路、大直街、新阳路等一批主干道的详 细规划。1984年提出干道网,由主干道、次干道、一般干道三级干道组成。红线宽度分别为 60米、40米、30米左右。齐齐哈尔市1978...
第三节 园林绿化规划
哈尔滨市“一五”期间编制松花江堤防绿化规划、马家沟河沿岸绿化规划及太阳岛风景 区绿化规划。1984年编制的园林绿化规划以松花江、马家沟河两岸绿化为重点,增加公园、 街道、厂区、校园、庭院、郊区的绿地,把整个城市的建筑、道路、江河水系等紧密联系起 来,形成绿化系统。绿化覆盖率从1981年的11.3...
第四节 居住小区规划
哈尔滨市在“一五”时期,即围绕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先后编制一批职工住宅区规划。哈 尔滨锅炉厂、汽轮机厂、电机厂等三大动力厂,在动力区大庆路右侧约4平方公里范围内编制 了职工居住区规划,按规划要求建起职工新村。成片楼房拔地而起,市政工程、公用设施也 随之建设。居住区内铺设沥青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煤...
第四章 城市勘察测量
城市勘察测量是服务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先行。黑龙江省自清朝以来,就在齐齐哈 尔、哈尔滨、牡丹江和佳木斯等城镇开展勘察测量工作。 清朝时期。清朝中期即开展了城市经纬度和三角测量。1710年(清康熙四十九年)7月,朝 廷派测绘人员测出齐齐哈尔的纬度为北纬47度24分30秒。1775年(清乾...
第一节 城市勘察
自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黑龙江省内的一些大中城市为适应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 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以自力更生和委托勘察的办法,继续开展城市勘察工作。哈尔滨 市城建委勘测大队在“一五”期间,对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哈尔滨量具 刃具厂、哈尔滨亚麻纺织厂等工厂企业,采用国外《127—...
第二节 城市测量
一、测量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适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城市开发建设的需要,先后 组建城市测量队伍。这支队丛几经调整,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了新的发展。1953 年,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委员会组建城市测量队,到1955年,因城市测量任务不断加大,该测 量队与市建工局设计处...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五章 城市规划管理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1901年、1910年、1920年哈尔滨的3次城市规划,是由中东铁路公 司(市政)监督所编制。东北沦陷以后,日伪统治当局分别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 木斯等城市以及部分县建立都邑计划局,负责“都邑计划”的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各市都设有城市...
第二节 实施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通过各种管理形式和管理手段,对城 市规划区内使用土地进行建设的一切活动实行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坚决制止违章占地和 违章建设行为,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为发展城市经济、城市建设服 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服务。19...
第三节 事业单位
一、城市勘察测量单位 为了紧密配合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的需要,1954年初成立黑龙江省城市勘察测量大队, 职工逐步增加到160人(编制300人),人员来自上海市城市测量训练班代培50人及上海、天津、 武汉、省建筑设计室勘测科和省城建局齐齐哈尔干训班等。1962年3月,该队合并到省建设厅 设...
第一节 城市道路
第三篇 市政基础设施第一章 城市道路与桥梁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城市道路 黑龙江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东胡、貊、肃慎等少数民族曾在这里创建古代文明。 上古时期的先民,在生产和生活中自然踩踏出道路。城市出现后,前人在一些屋舍之间往来 行走,形成了胡同道路。随着自然经济的发展,这些...
第二节 城市桥梁
黑龙江最早的城市桥梁出现在清代。齐齐哈尔市的西泊之桥(即西大桥,后改名西虹桥), 最初为石桥,后改建为木桥。这座桥始建于清代。中华民国时期和东北沦陷时期,城市也曾 建了一些桥梁,但大部分属于临时性的木桥。1926年兴建的哈尔滨市西大桥、齐齐哈尔市的 平定桥和孔定桥、牡丹江市的东地明桥和光明桥等原...
第一节 排水设施
第二章 城市排水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城市排水设施 旧中国,全省只有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和佳木斯市有城市排水设施。 哈尔滨市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在道里区东盛堂浴池(现江虹旅社)门前的“洋沟”内 铺设水泥排水管,成为黑龙江省最早的一条排水管道。以后外商经营的鸡鸭公司...
第二节 污水处理
全省16个城市中多数无污水处理场。城市的雨水、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大部分直接排入 松花江、嫩江和牡丹江,使江河受到严重污染。 齐齐哈尔市政府为治理江水污染于1970年,在市中心城区西南17.5公里处的嫩江岸边大 民屯兴建一处污水处理场,现称齐齐哈尔氧化塘。氧化塘由4条土堤围成,面积800公...
第三节 排水设施的施工和维护
一、排水设施的施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黑龙江省排水技术、材料和工艺落后。当时使用的大口径排 水管材都是现场人工捣制的。管道施工采用开槽方式,挖土方、打基础、布管材等工序全靠 手工操作。随着建材工业的发展,逐步大量采用离心式机制管材,其中包括滚压式和小口径 自应力管材。在施工技术和工...
«
1
2
...
3211
3212
3213
3214
3215
3216
321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