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建筑新结构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筑新结构有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后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板 、薄腹梁、拱型屋架等。60年代研究应用短桩基础、砂垫层、砖薄壳(双曲扁壳)、V型折板 等新技术。 1965年4月,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研所刘洪绪和黑龙江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黑龙江省建 设厅设计院等单位共同组成...
第四节 建筑新材料
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研所周运灿和牡丹江市砌块厂协作,根据国家建设设计项目82-14 (1)浮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课题,共同研制成的浮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具有 重量轻,适用性强、保温性好、节省能源、就地取材、加工方便等优点。是北方寒冷地区理 想的新型建筑材料。1985年10月在牡丹江市通过...
第五节 建筑机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建筑施工长期处于手工作业状态,使用的是锛、凿、斧 、锯、刨、瓦刀、泥抹子、锹、镐等。以扁担挑、抬、扛作为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的主要方 式。 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批准成立哈尔滨工程机械厂。当年试制成桅杆式起重机 。1953年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国家...
第二章 建材
1980年,黑龙江省的考古学者在宁安县东京城以西30华里处发掘出一座唐代渤海国时期 的砖瓦窑。该窑不仅烧制砖瓦,而且能烧制生活日用陶瓷。这是8世纪初东北的少数民族地区 建筑材料史上一大进步的明证。 1115~1274年(金代),黑龙江地区砖瓦制造业较兴盛,建筑材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第一节 红砖与陶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过去采用粘土筑墙、土筏当砖的地产原 始建筑材料,已不能适应建筑业的要求。为了扩大建筑材料生产,提高建材质量,大力发展 红砖和陶瓷的生产技术。 1961年,齐齐哈尔第九制砖厂在齐齐哈尔市建工局试验室的配合下,组成试验小组,开 始研制内燃烧砖法,即将...
第二节 水泥及其制品
一、水泥 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省只有哈尔滨、牡丹江两处水泥厂和齐齐哈尔市水泥管厂。19 58年后陆续兴建了各种煅烧窑。 1965~1966年12月,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龚家森研制成水泥速凝剂,并通过国家 级鉴定。1967年,在鸡西市水泥速凝剂厂定点生产。多年来,该产品用于军...
第三节 平板玻璃制造
1959年,哈尔滨玻璃厂为扭转省内建筑所需平板玻璃全部依赖外地供应的局面,在北京 玻璃设计院协助下,设计成一条平板玻璃的单机垂直引上法生产线。在试制生产过程中,由 于熔化池面积小和单机垂直引上法技术不过关,以致试制的品种出现水纹、波筋、杂质及发 脆等缺陷。该厂自1982年开始,改为6机窑,采用引...
第四节 岩棉与纸面石膏板
1966年,黑河地区研究所为解决全省建筑的保温、防腐、隔热工程一直使用石棉、玻璃 棉和硅藻土等材料,不易成型,保温性能较差等问题,由工程师郝安贤研究应用火山玄武岩 生产岩棉获得成功。1970年9月,德都县岩棉厂开始用焦炭作燃料生产火山岩棉,1972年6月 将烧焦炭的冲天炉改为烧大庆落地原油的11...
第五节 石墨与硅线石的采选
黑龙江地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利用非金属矿作建筑材料。公元698~916年,地处乌苏里 江和黑龙江流域的渤海国就采用当地盛产的玄武岩作建筑材料,把石灰石烧成石灰,作砌筑 的胶结材料。19世纪末,在铁力县境内开采石墨。1931~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对石墨、萤 石、硫铁矿、石灰岩、粉土、建筑石材等,...
第六节 玻璃纤维与玻璃钢
1957年,哈尔滨市化工局组成6人试验组,采用棒拉丝生产玻璃纤维获得成功。1958年建 成哈尔滨玻璃纤维厂,设计能力年产玻璃纤维纱1000吨。同年4月26日,采用100孔铂坩埚熔 化玻璃球拉丝生产中碱纤维。1964年,用200孔铂坩埚采用英式拉丝机生产具有绝缘、耐腐蚀 、耐酸碱的玻璃纤维纱,用玻...
第三章 环境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省内生产的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江河,造成水生物死 亡,严重地影响下游工厂企业的正常生产,危害沿江人民的健康。为解决工业废水处理与利 用问题。1958年春,在省建设厅内成立污水处理利用办公室,与城建处合署办公。 1959年开始,逐步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
第一节 环境监测
一、地面水监测 自1976年开始,每年进行江河枯水期(2月)、平水期(5月)、丰水期(8月)、冰封期 (12月)四期监测。每期采样3~5天,每天随机采样一次。另外有浏园、肇源、四方台、牡 丹江口、温春和同江为常年监测断面,每半月监测1次,监测项目约20~30项,采样深度为水 下50厘米。...
第二节 污染分析
自古以来,松花江以水清鱼跃为人们所称道。但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因工农业迅 速发展,城市人口猛增,排入江中的工业废水加速了松花江水的污染。 1957年10月末,位于嫩江中游、齐齐哈尔市的北满钢厂(齐齐哈尔钢厂)开始向嫩江排 放大量煤焦油废水(其中含有毒性的苯、酚等化合物和大量轻质焦...
第三节 污染治理
一、嫩江污染治理 1965年,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污水处理研究室承担了齐齐哈尔钢厂含酚废水污染嫩江的 科研课题。1967年,设计了含酚废水循环使用方案。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效果尚好,只是在 运转中缺乏操作和管理经验,遇有停电停车或出现事故时,仍有大量含酚废水入江。后来由 于加强了管理,才使含...
第四章 地震
黑龙江省自1918年有地震记载以来,地震集中分布在绥化、萝北、鹤岗、牡丹江等市、 县与其地质构造密切相关的地区。到1985年末,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22次。其中深震9次,浅 震6级2次,5~5.9级4次,4~4.9级7次。 1941~1942年,绥化曾相继发生两次6级破坏性地震。中华人民共...
«
1
2
...
3296
3297
3298
3299
3300
3301
330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