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植物保护
一、病害 1943年,伪满洲国编写《满洲国农作物病害目录》中,记述黑龙江省农作物病害有219种 。1949年前,对病害的防治主要采用种子消毒和拔除病株等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辛惠普经过20年的调查和汇总前人的 成果,于179年编写出《黑龙江农作物病害...
第二章 林业
黑龙江省森林面积大,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森林资源基地。全省林业用地面积2257 .7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49.3%。其中,有林地面积1655.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5%。 黑龙江省林业生产始于清朝末年,历经中华民国、东北沦陷时期。人民政权建立前的林业生 产,主要是进行掠夺式采伐,致使森林资...
第一节 勘察设计
一、森林资源调查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1655.4万公顷,是国家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准确探明森林资源,指导生产,即开始进行森林资源调查。 1949年开始采取带状样地调查法,用1:1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确定调查区域,用经纬仪和 罗盘仪测出区...
第二节 更新造林
1949年4月,省政府发出《关于植树爱国运动的指示》,加强森林培育和保护,封山育林 ,扩大森林资源。 1952年在省西部地区开始营造防护林。 1954年,九三农场局科研所袁锡祥等人进行农田防护林更新技术研究。经长期实验指出 :林带内栽植鱼鳞云杉3年生苗,15年可成林;林带外一侧伐...
第三节 林木良种繁育
黑龙江省的林木良种繁育工作起步较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基本是利用采收的 自然种子、种条育苗。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种子专业化、造林良种化、质量标准化 的方针。为实现这一目标,60年代,在遗传学和林木育种理论的指导下,划定天然母树林15 300公顷,采种基地12处,经营总面积66000公...
第四节 育苗
一、育苗技术 50年代种子处理采用露天混砂埋藏法,60年代以后采用水浸催芽法。同时加强了苗木基 地建设,不断改进育苗技术和方法,使苗圃生产及育苗水平有较大发展和提高。 霜冻是苗圃生产一大灾害,为解决这一问题,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金铁山、马骏漠、田敬 龙等于1972年研究成功苗圃霜冻预...
第五节 森林经营
一、封山育林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黑龙江省森林资源进掠夺式采伐,遗留下大面积的荒山 秃岭。1950年开始对荒山和散生林地实行封山育林,借助林木天然下种和萌芽生长的能力逐 渐恢复成林。实践证明,封山育林是中国特有的符合森林发生发展规律,恢复森林更新功能 的一个省工、省钱,简便易行的...
第六节 木材采运
1949年以前,木材生产手段落后,采伐用双人手工锯(俗称大肚子锯),集材用人抬和 牛马套子,运材基本上用牛车、马车、爬犁和流送(俗称赶羊或放排)。 50年代,从苏联引进一整套森林采伐、木材运输工艺和技术设备,改变了木材采运的落 后面貌。伐木改用机械油锯,集材作业用拖拉机,木材运输以森林铁...
第七节 林产工业
20世纪初,黑龙江地区便出现了林产品的手工作坊,主要以制材为主,另外还生产少量 胶合板、木制品家俱。由于技术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林产品加工业至1949年前发展不 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东北林务总局整顿和接管日伪残留的制 材厂及胶合板厂,主要生产枕木、车辆材、...
第八节 森林防火
一、森林火情监测 黑龙江省在全国最早采用航空护林技术,1952年开始用飞机巡护监测森林火情。 从1956年春季防火期开始,全省实行森林火灾危险天气预报。 1973~1976年,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四机部1411所和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金问信、廉 明启、陈定钦和覃世等研制成全...
第九节 病、虫、鼠害防治
一、森林虫害的防治 1964年黑龙江省在尚志、龙江、安达等县使用飞机喷洒六六六、滴滴涕防治松毛虫、榆 紫金花虫、杨叶蜂、杨柳毒娥等害虫,取代了人工喷洒方式。 1973~1976年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科研站完成落叶松花蝇生活习性和防治的研究课题。落 叶松花蝇是球果和种子的主要害虫之一,...
第十节 野生动物
一、动物资源调查 黑龙江省的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便有关于野生动物的记载。据《辽东志》、《 盛京通志》、《黑龙江外记》、《黑龙江志稿》等记载,黑龙江的鸟类、兽类达110余种,并 对其分布、形态生态均有简记。俄国人芦卡什金著有《北满野生哺乳种类》,记述了54种大 中型兽类。日本人水野馨...
第三章 畜牧兽医
黑龙江省草原面积有1.13亿亩,而且草肥水足,是发展畜牧业的理想地区。据宁安县莺 歌岭遗址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人们就开始饲养牲畜。契丹族“随水草畜牧” ,鲜卑族“畜牧迁徙”,挹娄族是“顺其肉,衣其皮”的养牧能手。至唐朝渤海时期,人们 在世代养牧的基础上,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其中如“率...
第一节 畜牧
1936~1940年伪满洲国先后在哈尔滨、克山、林口、肇东、昂昂溪和海伦,建立“国立 种马场”6处。解放后,在哈尔滨成立东北农学院,设畜牧兽医系。1959年成立黑龙江省畜牧 研究所,之后,有条件的地、市也都相继建立了独立的畜牧科研机构。 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在家畜繁殖方面,主要采...
第二节 兽医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哈尔滨始有个体兽医诊所。1915年,中东铁路兽医部在哈 尔滨设立血清制造所。30年代末,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先后设立家畜防疫所,主要制造牛瘟、 猪瘟、炭疽血清和狂犬疫苗等,并开展少量兽医科学研究工作。1947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接 管了哈尔滨家畜防疫所,经过整顿扩充,于1...
«
1
2
...
3298
3299
3300
3301
3302
3303
330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