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临床医学
一、心血管疾病 1949年以来,黑龙江地区即开展对心血管疾病临床实验和应用的研究工作。54年代后期 ,已取得一些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在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中采用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 实验观察的新技术。196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士杰、陈昭民、郑方等在西安 召开的全国治疗心血管...
第四节 基础医学
195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主任刘强提出的应用组织培养法和移植实验,表明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发出轴突侧支和再生芽,有希望重新建立神经联系,恢复功能活动。经 过该教研室长达20余年的研究与大量动物实验结果推论,双核神经细胞或多核神经细胞是由 单核神经细胞融合而成。1984年,他们开展胚胎脑...
第五节 中医学
一、经络与针灸的研究 1956年,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夏玉卿、于锦兰与省人民医院协作,应用截根术治疗淋巴结 核,疗效较好,曾发表了《针治淋巴结核133例远期效果观察》的论文。同年,省祖国医药研 究所还进行过针灸治疗布氏杆菌病的临床观察,共观察21例,效果满意。 1959年,省祖国医药...
第二章 药学
据《山海经》记载,黑龙江地区在先秦时期就开始利用药物,唐代渤海国已有采集和使 用人参、鹿茸等记载。明代在大兴安岭、嫩江一带的黑水部达斡尔族也有“猎鹿取胎、茸, 猎虎取虎骨以为药用”的记述。至清代,中医中药已形成行业。当时的医生看病用药,多属 自己采集或筹办生药材配制成饮片、丸、散、膏、丹等各种剂...
第一节 中药材开发与栽培
一、人参 1958年开始,伊春、五常、尚志等市、县农民自发试种名贵中药材人参。1965年,省药 材公司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人参的生产与科研。到1979年,已经有43个市、县栽培人 参,其留存面积及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1981年以来,全行业先后承担国家“人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
第二节 中成药
50年代末,黑龙江省中成药的科研与生产从手工作坊方式向工业化生产转变。1969年, 掀起了中药新制剂、新配方、新用途的小高潮,在大量的中药材中提取、分离、筛选各种疗 效药物。虽然许多药物由于临床疗效不明显、毒副作用较大、质量不稳定等因素而被淘汰, 但还保留了一些好的品种,为进一步开发研究积累了经...
第三节 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品
1958年,黑龙江省开始研究和生产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至1966年,已能生产技术难 度较大的土霉素、四环素、咖啡因、6甲氧基嘧啶等品种。 70年代,医药科研和制药工艺水平有较大提高,为生产高水平药物奠定了基础。先后研 制和移植青霉素钠盐、红霉素、氨基苄青霉素、利福平、Vc等10几个药品...
第四节 制药机械
黑龙江省长期以来一直用落后分散的手工操作方式加工生产中药制剂,1953年经过公私 合营,使手工业作坊逐渐走上集体化、机械化生产的轨道。而医疗器械则一向全靠外地调入 或进口,1954年,哈尔滨创办了第一家医疗器械生产合作社,开始仿制简单的器械和维修旧 有医疗设备。1956年以后,各中药厂逐步增添了...
第三章 计划生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为促使人口增长采取了严格限制人工流产和禁止绝育的 政策。1953年开始允许对少部分因工作需要的人提供避孕技术与服务,但需经组织严格审批 ,才可做人工流产。然而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生育政策开始逐 步调整。1957年成立了黑龙江省节育工作委员会,各...
第一节 男性节育技术
早在1931年,黑龙江省在临床医学上就已能开展结扎男性输精管外科手术。1956年开始 在省内各大城市和医疗条件较好的工矿、企业医院普及输精管结扎绝育术。术式在开始阶段 为阴囊中位双侧切口,损伤较大,且需缝合、拆线等。进入60年代,输精管结扎手术量激增 。为解决上述问题,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等积极开展...
第二节 女性节育技术
30年代,哈尔滨市有些医院就已开展人工流产钳刮术。较大月份妊娠先用昆布棒插入宫 颈,待宫颈软化成熟后再行钳刮;或用Mitrolynda(相当于现代水囊)插入宫腔,待宫口开 大后自然流产。但当时主要用于治疗,很少用于节育。1953年,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主治医师 杨景兰在国内首先开始对女性输卵管结扎节...
第三节 优生学
由于国家实行“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对第一胎如出生了遗传病 儿、畸型儿或生后致残儿,要求生第二胎的夫妇,应按什么样的优生原则对病残儿及其父母 进行必要的检查与诊断,及时控制遗传病儿和畸型儿的再生率,以提高第二胎的健康水平。 对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永义、朱文峰、白馨芝...
第八篇 科研机构与科技队伍
黑龙江省的科研机构与科技队伍,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36年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科学文教事业的发展中,逐步形成 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科研体系和专业科技水平较高的科技队伍。至1985年底,全省有各类 科研机构642个,其中国务院各部门所属的27个,...
第一章 科研机构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省城齐齐哈尔初等农业小学堂创办农事试验场,1911年改 为黑龙江省农事试验场。1911年5月,黑龙江省矿政调查局成立矿学研究所,为矿产资源开发 进行科学研究。 中华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的农业试验研究机构逐渐增多。至1931年,已有绥化、绥棱 、巴彦、通河、富...
第一节 中直科研机构
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隶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 。1948年6月成立。原名为东北行政委员会农林部家畜防疫所,1953年改为东北兽医科学研究 所,1954年划归农林部,改名为哈尔滨兽医科学研究所,1963年改称现名。 ...
«
1
2
...
3301
3302
3303
3304
3305
3306
330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