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仪 轨
佛教有一套广泛而严谨的宗教仪轨。凡四众弟子,尤其是出家僧尼,在修行生活的全过 程,从言谈举止到日常行事,都必须严格遵循仪轨;一旦有超越仪轨行为,轻则为之有失检 点,重则视为破戒。佛教仪轨全部内容充满繁文缛节和清规戒律,且贯穿于寺庙生活的方方 面面。从诵经拜忏到饮食起居的每一环节,无一不是依照佛制...
第七章 团 体
黑龙江佛教团体缘起,见诸文字记载的最早始于清末民初之际。清代末期一度提出兴教 口号。在兴办教育的情势下,各地不得不征用部分庙宇暂作校舍之用,因而挤占了一些庙产 房舍。中华民国成立后,南方名僧寄禅和尚出面倡议成立中华佛教总会。一为挽救颓势,二 为沙门护法,维护僧尼自身利益。全国各省相继建立起相应组...
第一节 中华民国至东北沦陷时期
一、佛教理事会 黑龙江佛教界有资料记载的正式团体组织建立于1923年(民国12年)。理事会由40名成 员组成。理事会成员中的主要社会成份是军政各界要员以及地方各界上层头面人物。佛教会 推举段祺瑞军阀政府要员周孝怀为名誉会长;由东省铁路护路军总司令兼东省特别区地方行 政长官朱庆澜出任会长;...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新时期黑龙江佛教团体,系指1949年10月1日至今这一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不 久,中国佛教协会(以下简称“佛协”)发起人会议于1952年11月在北京召开。随后,于19 53年农历四月八日佛诞日之际宣告正式成立,并产生第一届中国佛协理事会。 1949至1979的30年间,黑龙江佛教...
第三节 对外交往
黑龙江佛教界涉外往来见诸文字记载的,最早始于唐代渤海时期,渤海国名僧释仁贞与 释贞素2人均曾以渤海派遣使者的身份,先后赴日访问并进行佛教文化交流活动;渤海与朝鲜 也有过类似的交往活动。 黑龙江佛教界进行有一定组织和规模的涉外活动,出现于1931年东北沦陷以后,黑龙江 僧团曾以伪满洲国佛教...
第八章 社会事业
佛教倡导普济众生的教义和宗旨,故有兴办各类社会慈善事业的传统。只是不同的历史 时代有其不同的内涵。总体说,佛教所兴办的社会事业性质,大致为两大类:一类是不以营 利为目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慈善事业;一类是以自养为宗旨,自给自足的经营服务型事业 。在黑龙江寺庙中,这两类事业兼而有之,只是在不同历史时...
第一节 农 事
黑龙江寺庙僧尼,向有参加生产劳动自给自养的传统习惯,在观念行动上均已摆脱了原 始僧团所通行那种托钵乞食,依赖布施的传统习俗;崇尚农禅并重的佛教主张,提倡亦禅亦 农的生活方式。长期以来,僧尼大多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和生产手段,一般城乡寺庙,几乎都 拥有一定数量庙庭园田或农田,由住寺僧尼徒众进行自给自足...
第二节 作 坊
手工作坊,是黑龙江城镇寺庙僧侣尤其是尼众所广为采用的一种生产形式。手工作坊投 资少,见效快,用工多。可容纳较多的作业人员,又对从业者年龄选择和体力要求不甚严格 ,因而为僧尼徒众开辟了就业机会,也是僧众乐于选择的一条生产自养途径。 早自1947年起,哈尔滨市最大的尼庵地藏寺,就在监院普如带...
第三节 商业服务业
在黑龙江境内,为寺庙自养而兴办的商业和服务性行业所占比重甚微。全省仅有的少数 几家,也仅限于大城市中僧尼较多的大型寺庙。这类厂店,用工较多,属密集型行业,适于 安置较多僧尼参与的简单劳动项目。 宗教自养办厂办店,以省城哈尔滨为最多,规模也较大。教办厂店有两种类型:一种投 资少、规模小的,...
第二篇 道 教
道教在中国现存的几大宗教中,是唯一产生于本国的一种宗教。它在古代原始宗教信仰 的基础上,融汇了巫祝、符箓、神仙方术及黄、老道家的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 成的一种多神教。道教称:“道教脱胎于轩辕,集成于老聃”①(①傅勤家:《中国道教史 》,民国二十六年(1937)版。)故敬奉老子为道主,称...
第一章 道教传入
道教传入黑龙江地区,始于唐代,兴盛于金朝,在清代和民国年间流传较广,其后渐衰 ,至今已微乎其微。
第一节 唐至金元时期
唐朝崇重道教,唐朝皇帝因与老子李聃同姓,故重道教甚于重佛教。在统治者的倡导下 ,唐代道教盛行。624年(唐武德七年),道教已由中原传入朝鲜半岛,后由此间间接传入东 北地区。道教传入黑龙江地区,当在698年震国(渤海国的前身)建立之后。渤海国受唐册封 与唐朝往来密切,道教本身带有较强的汉民族文化特...
第二节 清至中华民国时期
道教大量的北传,见于清代。虽然清军入关后,对道教采取了控制和削弱政策,但后来 为开放边疆、巩固大后方和引进中原文化等策略下,却放宽了对东北地区的道教限制。1653 年(清顺治十年)清政府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例》,行之16年废止。其间,由于汉族人士、 各种工匠的到来,黑龙江人口中的汉族比例上升,道士...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1946~1947年,黑龙江地区的县乡农村已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在 有一部分土改干部对宗教政策尚无明确认识,群众已经发动起来的历史背景下,道教被视为 封建迷信,泥菩萨被捣毁。加之道观拥有的山林和土地,确有出租雇工经营的封建剥削现象 ,致使这里道观绝大多数被占被毁,一时道士...
第二章 道 派
黑龙江地区的道士都有着隶属于某种门派谱系的师承关系。各派在信仰上虽然均以老子 为道祖,以张陵为天师、为教祖,但又有各自的祖师、祖庭,这些都渊源于道教的宗派。道 教宗派的产生,是在其共同信仰一致的基础上,由杰出的道教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地方修炼, 或据其环境及社会背景,为推动道教事业发展和社会影响,而...
«
1
2
...
3716
3717
3718
3719
3720
3721
372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