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尼 僧
尼僧,又称比丘尼。其人员数量及所栖身的庵堂规格略逊于男僧。尼僧是佛教信徒重要 构成部分,为佛教四众弟子中主体之一。 尼僧聚居的寺庙,通常称为庵或堂。以示与男性僧侣寺庙相区别。尼僧的出家程序、受 戒方式以及尼庵中组织机构、庵堂管理、职位品级、佛事活动等,均与男性寺庙僧侣一般无 二。只在戒律...
第三节 居 士
黑龙江现有佛教居士约数百人,他们是居家信佛弟子,故名居士。居士在佛教信徒中也 处于相当重要地位。 居士的社会分布颇广,层次亦多。他们的成员,涉及社会各种行业和各种年龄、性别的 人。居士也是供养佛家“三宝”的主要社会基础和提供物质生活条件的重要来源。按佛教惯 例,建寺、养僧、布施等事,基本...
第四节 僧尼教育
僧尼教育大体分两部分:一是文化基础教育,一是佛学知识教育。由于黑龙江僧尼文化 基础普遍偏低,许多年长僧尼大都出身于旧社会贫寒家庭,又多于读书年龄落发出家,人庙 后随师诵读经文时首先遇到文化上的障碍。因此提高僧尼的文化程度便成为修习佛学教义的 一个重要条件和当务之急。随寺院生产自养形势的发展和门路...
第五节 僧 职
佛教教义上的众生皆有佛性的平等精神与寺院组织上的等级观念并存于黑龙江佛教寺庙 之中。大型寺庙内部通常都设有完整严密的组织体制和相应的僧职。僧职设置与任用,依寺 庙规模和实际需要而定,正规寺庙的运行机构,由一寺首脑方丈全面主持,下分两大指挥系 统,分别称作东序、西序,执掌两序的僧人分别称监院、首座...
第四章 寺 庙
寺庙是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信徒礼佛朝拜的宗教场所,也是僧尼居住的地 方。 黑龙江地区佛教寺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很广。考其历史渊源,与早期城址设置 、移民设治以及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习惯诸因素有密切关系。 早期寺庙的建造,带有半官半民性质,尤其是一些大型寺庙的兴建,通...
第一节 庙 宇
黑龙江佛教庙宇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十方丛林”规模的大型庙宇,这类庙宇 为数甚少;一种是中小型的子孙庙宇,这类庙宇为数较多。两类庙宇的体貌形态大同小异, 建筑结构也比较接近,惟有宏伟与简陋之分。大型庙宇的共同特点是,建筑形式格调大体都 保留古老的民族传统。 黑龙江地区佛教寺庙多建于...
第二节 念佛堂
念佛堂是一种民间形式的简易佛教活动场所。念佛堂虽不具备完整的寺庙结构,却具有 寺庙的基本功能。念佛堂在黑龙江地区从古到今均有较广泛的分布,其数量远远超过正规寺 庙。 念佛堂在我国历史悠久,黑龙江念佛堂的大批出现则始自伪满时期。1931年“九·一八 ”事变后,黑龙江民众心头的亡国之恨无以平...
第三节 文 物
黑龙江佛教文物比较丰富而且广泛,涉及建筑、雕塑、绘画、碑刻等各个方面。 黑龙江历代出土的佛教文物,见诸文字记载的不多,完好无损的实物更少。其中大如建 筑群体,小如舍利颗粒,虽均有留存,但千年以上的历史珍贵文物则甚少见。 黑龙江现存佛教文物中,除少量古刹佛塔外,较多见的要推石佛石幢...
第一节 经 卷
第五章 经 籍 佛教经籍历来被推崇为佛家“三宝”之一,是佛教信仰的根本依据和重要内容。 佛教经籍卷帙浩瀚,数以万计;内容博杂,包罗万象。佛教经典统称《大藏经》,言其 蕴藏丰富,有如宝藏。《大藏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佛教经典总集,内容既包括深奥的佛 学说教,又涉及天文、地理、语言、文学、...
第二节 器 物
佛教器物及僧尼服饰在佛教诸事物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并已形成制度化。按佛教称谓 习惯,通常把大型佛事用具称为法器;小型器物和佛教典籍称为法物。前者如钟鼓、灯幢、 香鼎等;后者如木鱼、念珠、钹磬等。此外,还有一系列供具,通统属于佛教器物之列。这 般器物按其功用大致分为4大类型:一、音响类(钟鼓、钹磬...
第三节 服 饰
僧人服饰也是佛教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凡出家僧尼必须一例遵行,绝无变通余地。 僧服既是僧人身份和用以在形貌上区别僧俗界限的标志,也是履行教义及戒律要求的表现形 式。僧服的样式颜色和着装要求均有统一的规定。全国南北寺庙僧尼除因地区和自然气候上 的差异,互有单棉之别而外,其它方面大体一致。按原始教义...
第六章 佛 事
黑龙江佛教寺庙僧尼所从事的各项佛事活动,迄今依旧保持着千载相袭的传统模式与基 本规范。各项佛事活动大都遵循固有的内容与形式。除衣着膳食因地制宜有所变通外,其他 仍沿袭旧制。 佛事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一般都有严谨的规范程序,严密的组织形式,以及严格 的标准要求。有的气氛热烈,鼓乐兼备;...
第一节 受 戒
受戒是诸佛事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项活动,也是出家或在家两类佛教信徒取得认可和正 式资格的一个重要标志。受戒的每个佛教徒人教时,必须履行此项宗教仪式和庄严隆重的佛 事活动。按佛规要求,受戒与传戒双方当事人,事前须经必要的资格审查和礼法演练之后, 方可举行正式授受仪式。根据中国佛教协会的规定,现时期的...
第二节 节 日
佛教节日甚多,大致全国通用,南北无异。正式列入日程的节日,全年达20余个,佛教 节日的性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佛陀与诸菩萨的生日;另一类为富于民间色彩并与地方 习俗传统合而为一的世俗节令(表1—3)。节日有主有次,奉祀规模有大有小,活动方式也 多种多样。在众多节日中,以一年一度的农历四月初八浴...
第三节 法 会
在诸多佛事活动中,规模气势最为宏伟的首推水陆大法会,也称水陆道场。这是佛教经 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旧称梁皇忏,也称慈悲道场忏法。通常为地方重大事件的祈祷祝愿 或战事停息之后朝野各界为超度亡灵所采用的一种盛大法会,故又名悲济会。这类水陆法会 惯于大型佛教丛林举行,小寺庙则不多见。 水陆法...
«
1
2
...
3715
3716
3717
3718
3719
3720
372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