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序
序序 在垦区广大财会工作者的殷切期盼中,由农业部农垦局统一部署编写的《黑龙江农垦会计史》现已出版发行。这是垦区经济战线上的一件大事,是垦区财会工作的一件喜事,可庆可贺。 这部“会计史”向上追溯了1947年在隆隆炮声中初建国营农场的件件创举,向下记载到1997年垦区上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为迎接...
总论
总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设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北安、九三、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九个分局,下属103个机械化国有农场和243个工、商、运、建、服企业。总面积为5.4万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23°23′—134°32′、北纬43°56′—50°21′之间,分布在全省48个市、县,是一个独特的农垦...
第一节 概况
第一编 建国前后垦区农场由供给制会计向企业会计转变(1947年——1952年)第一章 初创时期的国营农场第一节 概况1947年,黑龙江省全境基本解放。土地改革运动也随着地方政权的建立而相继完成。没收原由伪满官僚、地主霸占的土地,收回原日本开拓团所开垦的土地,加上原有的大片荒原,为创办大型机械化...
第二节 国营农场在整顿中提高
第二节 国营农场在整顿中提高国营农场的初创时期,办场无经验,缺少技术人员,机械装备陈旧,机车牌型繁杂,机具不配套,多头领导,实行供给制,给了钱就花,花了就报销;物资管理无制度,机器零配件随便入库选用;技术管理水平低,开荒时不顾质量。通北农场1949年开荒867公顷,撂荒480公顷;鹤山农场1950...
第三节 初创时期国营农场的主要经验教训
第三节 初创时期国营农场的主要经验教训初创时期的国营农场工作中无章可循,依靠实践探索,从中积累经验。1949年3月,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魏震五副部长在第一次国营农场场长会议上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1950年,东北公营农场管理处在查哈阳、通北、宁安等场建场三年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生产工作总结。195...
第一节 建场开始的供给制会计
第二章 建场初期的会计制度第一节 建场开始的供给制会计1947年到1949年建国前,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一批国营机械农场,职工一律实行供给制,按级别供应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学习等生活必需品和子女的生活保育费用。农场建场所需钱物是由主管部门按年、季拨付,凡能拨付实物的,如农机设备、各种建筑原材料...
第二节 企业会计的起步
第二节 企业会计的起步一、清查财产为企业会计起步做准备 农场会计工作从供给制向企业会计转轨,在起步时必须查清农场家底,清理农场的实有资产,再统一各农场的会计科目和账簿,制定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 1949年3月19日东北行政委员会以建财宇6号文件,发布了《关于限期清查国营企业财产令》,...
第三节 《东北国营机械农场暂行普通会计制度(草案)》的颁布
第三节 《东北国营机械农场暂行普通会计制度(草案)》的颁布一、重点内容 《东北国营机械农场暂行普通会计制度(草案)》[以下简称“普通会计制度(草案)”]是在1950年执行的《机械农场会计规程(草案)》的基础上,结合1950年各场执行中的具体情况修订并在东北直属与省属农场执行的。根据1950年4月...
第四节 《东北国营机械农场暂行农业成本会计制度(草案)》的颁布
第四节 《东北国营机械农场暂行农业成本会计制度(草案)》的颁布一、重点内容 《东北国营机械农场暂行农业成本会计制度(草案)》[以下简称“农业成本会计制度(草案)]是在1950年《机械农场成本事务处理办法(草案)》经过一年试行的基础上,集中了各场所提出的意见,经过几次专业会议讨论修订,最后由公营农...
第五节 编制《临时财务总结》
第五节 编制《临时财务总结》1951年8月公营农场管理局与东北荣军工作委员会管理农场的机构合并,所领导的直属农场由过去的六个增加到十二个,而间接领导的省属农场也有所增加。由于隶属关系的变动和领导机构力量的加强,急需尽快了解熟悉各农场的资产、负债和1951年预计盈亏情况,以决定下一年全局的生产经营规...
第六节 全面清产核资,为农场实行经济核算制奠定基础
第六节 全面清产核资,为农场实行经济核算制奠定基础1951年国家提出了恢复国民经济,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任务。6月份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营企业清理资产核定资金的决定》。《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专门为此发表题为《清理资产核定资金,实行经济核算制》的文章。东北人民政府经济计划...
第一节 管理部门的会计机构
第三章 农场初建时期的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第一节 管理部门的会计机构1947年到1952年是黑龙江垦区领导体制多变时期,由开始的多头领导逐步走向归口统一领导。会计机构也相应随着变动。东北区农林部机械农场管理处组建不久就改名为公营农场管理处。公营农场管理处设有经理科,首任科长刘敬轩。下设审会股股长宋...
第二节 国营农场会计机构的建立及职责范围
第二节 国营农场会计机构的建立及职责范围一、会计机构建立前的情况 东北行政委员会直属农场和省属国营农场在建场初期没有专职会计机构,只在场长办公室(或总务科)设一名专职或兼职会计,一名出纳员,从事财会工作。例如宁安农场1947年8月在尚志县一面坡东太平沟建场时,只有一名专职会计傅永胜,通北农场在同...
第三节 会计人员的组成与培训
第三节 会计人员的组成与培训建场初期农场会计人员奇缺,从管理机构到农场基层生产单位,都急需充实大量的人员。到1952年底垦区各单位共有会计人员500名左右,其主要来源有部队转业、社会招聘、自行培养及其他部门调入。 通北、曙光农场建场初期从当地招聘一些老会计人员。后来随着事业的发展,公营农场管理局...
第一节 早期财会理论研究
第四章 垦区早期财会理论研究与重要财务会议第一节 早期财会理论研究一、对清产建账和清产核资的研究 这方面代表性的论文有两篇,都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主管领导所撰写。文章除从理论上阐述外,侧重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关于农场建立会计账簿问题》一文,作者陈迹人,当时为公营农场管理局审会科科长,文章发...
«
1
2
...
8410
8411
8412
8413
8414
8415
841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