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主管部门的财会机构、组成人员及会计人员基本情况
第六章 1953—1965年垦区财会机构及会计队伍建设和专业教育第一节 主管部门的财会机构、组成人员及会计人员基本情况一、各业务主管部门财务处(科)的组成人员 在50、60年代,省地方农垦企业由于组建早,经过长期摸索与实践,到50年代中期已经具有上、下财会机构完整、人员充实、经验丰富、制度完善...
第二节 1953—1965年垦区的财会专业教育
第二节 1953—1965年垦区的财会专业教育黑龙江垦区财会教育,自40年代末举办短训班开始,50年代初开始办中等专业教育,1958年在八一农垦大学正式成立后积极筹办高等教育,这些层次不同的财会专业教育,为垦区培养了大量的财会人员,也为全国输送了许多财会干部。 一、大量兴办短训班,加速培养财会干...
第三节 六十年代财会工作革命化的主要内容及其负面影响
第三节 六十年代财会工作革命化的主要内容及其负面影响1963年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与此同时,大学毛主席著作的思想革命化运动也已掀起。全国范围内的思想革命化运动,波及到财务会计工作的领域。从垦区来说,当时认为财会人员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农场还相当严重。 这些问题当时概括为:第一,部分会计人员不...
第一节 对前苏联财务会计理论的学习与借鉴
第七章 五、六十年代垦区财会理论方法研究第一节 对前苏联财务会计理论的学习与借鉴1951年前垦区颁发的两个制度参照工业会计和预算会计并根据农场初创时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在普通会计中具有岁入岁出预算会计的特点,在成本会计制度中具有工业会计的特点。此后,我国根据原著翻译出版了一些前苏联国营农场的会计...
第二节 垦区五、六十年代的财会理论研究
第二节 垦区五、六十年代的财会理论研究50、60年代,垦区有关财会工作经验介绍和理论探讨的文章大都发表在《机农通报》、《机械化农业》、《大众会计》等刊物上。一部分发表在牡丹江农垦局、合江农垦局及东北农垦总局办的报纸上。 据不完全统计,自1953年至1960年,垦区财会人员在主要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
第一节 垦区经济体制概况
第三编 “文革”十年垦区财会工在严重灾难内乱中运(1966年——1976年)第一章 “文革”时期的农场经济第一节 垦区经济体制概况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持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
第二节 生产建设兵团的组织状况
第二节 生产建设兵团的组织状况1968年6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接收国营农、牧、渔场93个,合编为5个师,58个团,176个营,1 300个连队。后又组织人员进入三江荒原,开发组建了7个团(场),并将原来三师的4个团划出,合编为第六师。这样,兵团共有6个师、64个...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的经济特点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的经济特点生产建设兵团的经济特点,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了发展工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建筑业和通讯网络,初步形成农工商运建综合经营的格局;二是适应当时的社会条件和兵团的需要,社会职能更加全面,如教育、卫生、治安、交通、通讯系统、银行、税务和民事调解等,使兵...
第四节 大批城市知青进入团场
第四节 大批城市知青进入团场到1971年底,全省国营农场系统接受安置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哈尔滨等大中城市的知识青年54万人。大批城市知青的进入,使团场原有定员、定额的规定完全被打破了。同时,原有农场职工子女,因受定员、定额限制未能就业的,也纷纷提出就业要求。为缓解矛盾,兵团采取包下来的政...
第一节 改革财务管理体制,试行财务包干
第二章 兵团及省国营农场管理局的财务会计工作第一节 改革财务管理体制,试行财务包干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深入发展,企业经营管理逐步淡化,国民经济日趋跌落。由于总体牵动,生产建设兵团的经济形势呈现“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状况。1970年10月全国生产建设兵团会议领导小组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出:“在...
第二节 1971年兵团制定团一级财务管理试行办法
第二节 1971年兵团制定团一级财务管理试行办法“文革”开始破除了原有的财会制度,兵团成立后又批判了旧农场。经过一段实践认识到,兵团作为一级领导机关,有必要恢复和统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1969年8月份,由后勤部供应处处长钱秉公主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拟定了《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生...
第三节 1971年兵团颁发连队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
第三节 1971年兵团颁发连队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多年来,无论是农场还是建设兵团,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制是以场或团为独立核算单位,并具有法人地位。采取统一管理,集中核算。“文革”前东总所属农场生产队一般实行“双轨平行记入法”的报账制,既算成本,又报资料;省厅所属农场基层生产队基本上不搞会计核算,...
第四节 1973年财、农两部颁发的《国营农牧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
第四节 1973年财、农两部颁发的《国营农牧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为了克服文化大革命以来造成的企业管理混乱现象,加强国营农牧场企业(包括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农牧企业)的财务管理,建立和健全经济核算制,促进企业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资金积累,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农林部和...
第五节 1975年兵团制定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第五节 1975年兵团制定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1973年5月15日,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国营工业企业成本管理若干规定》和《国营工交企业若干费用开支办法》。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在1973年7月23日转发了这两个文件。兵团收到文件之后,责成司令部工业处和后勤部供应处,起草《兵团工业企业财务管理试行办法...
第六节 省国营农场管理局的财务会计工作
第六节 省国营农场管理局的财务会计工作一、国营农场管理局的财会机构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下属6个分局,78个农(牧)场。管理局、分局、农 (牧)场三级领导机关,分别设置计划财务机构。本着精兵简政的原则,管理局计划财务处内部分六个组,即企业组、基建组、事业组、计划组、统计组、综合组。计划财务处负...
«
1
2
...
8413
8414
8415
8416
8417
8418
841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