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劳动力管理
第一章 劳动第一节 劳动力管理 一、劳动力资源 1.劳动力资源 本县社会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是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后备劳动力。随着本县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劳动力资源利用程度逐步提高,就业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1978年以来,在中央“三结合”的劳动就业方针指引下,符合劳动就业年龄的社会...
第二节 工资及劳保福利
第二节 工资及劳保福利 一、工资制度的演变 本县工资制度的演变与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1949年执行东北区统一的十三等三十九级的等级工资制度。工人、职员实行同一标准。1950年至1951年进行两次地方性改革。改革后,企业工人实行八(七)级工资制,划分五类产业,执行五种不同的工资标准:工程技...
第三节 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监督
第三节 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监督 一、劳动保护 早在建国初期,全县的企业管理部门、各企业单位,根据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的原则和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在劳动保护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对旧社会遗留在企业中不安全、不卫生的状况进行了较大的改善。 本县从1973年以来,即开始强化机构...
第四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四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一、知识青年安置 本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61年 5月到1966年上半年。当时以动员县城知识青年为主,同时还接收少量外省市知识青年,去向主要是到农村插队.也有少部分到国营农林牧渔场。 第二阶段是从1963年12月到1978年底,...
第五节 职工培训
第五节 职工培训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本县从1981年起,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了职工培训工作。自1981年至1985年先后办起了函授广播大学、电视大学、职工中专、职工技术学校各1所,职工中等文化学校76所e小学29所,扫盲班 3所和各种类型的短训班。 按《...
第一节 行政干部
第二章 人事第一节 行政干部 一、干部构成 本县干部队伍的构成,是从1947年随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由上级派进的民运工作团为主体,开始吸收工农群众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到县、区政权中工作。干部队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开始由工农分子组成;逐渐发展为知识分子占相当比例的干部队伍。干部素质也是在不断...
第二节 工资福利
第二节 工资福利 一、调整军队转业干部工资 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1966年本县对历年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待遇进行一次调整。 自1952年至1964年,本县接收军队转业干部 379名。其中属于取消保留工资、军龄补助金、退役补助金的有 189名,占转业干部总数的49.8%,在189名取消“三金”的转业...
第三节 离休、退休、退职
第三节 离休、退休、退职 一、离退休工作 根据国家1958年颁布的《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暂行规定》和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原则批准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自1959年至1985年,本县先后有304名老干部离休,有550名符合退休条件的老干部相继离开了各自工作多年...
第四节 奖惩
第四节 奖惩 一、机构设置 1957年县人民委员会设立监察室,承担维护国家行政纪律,办理各种违纪案件和广大下部进行遵纪守法的宣传教育。 1962年11月县人民委员会设立人事监察科,配备专职监察干部3人。 14个农村人民公社,有7个较大公社建立了监察委员会,配备了专职干部,占公社的50%。20...
第五节 编制
第五节 编制 一、编委会机构设置与职权范围 1.桦南县编制委员会自建县即组成。委员会由县委主管党群书记、县政府县长担任主任、副主任。成员由县委组织部、政府人事科、劳动科、财政科、计划委员会、政府办公室、银行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下设编委会办公室,定编 2~3人,承办日常业务工作(与人事局合署办公...
第一节 社会福利
第十四编 民政、侨务第一章 民政第一节 社会福利 一、敬老院 1958年,县民政科协助桦南镇办起一所敬老院,收养社会上的鳏寡孤独老人,全院可收养20~30人。敬老院除以休为主,通过适当的思想教育、轻微劳动、文娱活动,使老人身体健...
第二节 社会救济
第二节 社会救济 一、救灾工作 1949年至1981年,本县有许多年份都遭受程度不同的自然灾害。1971年春,孟家岗街遭受了一场大火,烧了大半个街,有 150多户被烧的寸草没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到巨大损失,桦南县政府立即成立一个...
第三节 优抚工作
第三节 优抚工作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优抚工作 1946年,本县开始进行优抚工作,同年各区都建立优抚救济委员会,据1948年 6月不完全统计,全县有烈军属1 300户,5 235人,当年在经济上得到优待救济的烈军属困难户共有4 19...
第四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
第四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 自1950年~1980年,全县共接收转业、复员、退伍军人12 0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人安置在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按国家有关规定,一部分人分配在政府和企业单位工作。 1969年~1975年7月31日,复员干...
第五节 民事处理
第五节 民事处理 1949年底,各区建立民事调解委员会,直接调解民事纠纷案件。1952年 9月统计,各区调解委员会共有委员227人,其中女委员68人,各村调解委员会共有委员1 660名,其中女委员373人。 1959年,全县各...
«
1
2
...
11796
11797
11798
11799
11800
11801
1180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