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八节 植物保护
第八节 植物保护 一 防病 农作物主要病害有小麦黑穗、赤霉、根腐、锈病,玉米黑粉、大小斑病,谷子白发、黑穗病,水稻恶苗、绵腐、稻疽病,大豆菌核病等。 农作物病害以防为主,主要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种子消毒 1949年,推广使用化学药剂王铜进行种子消毒。1950年,种子消毒播种面积1 3...
第九节 经营管理
第九节 经营管理 一 劳动管理 1952—1955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推广“短期包工、常年包工、按活定工分”的管理办法。按规定18户以上的初级社就可以建立劳动管理组织,全旗 215个初级社均建立不同形式劳动管理组织。77个社实行短期包工制;43个社实行标准分制。死分活评;9 个社实行...
第一节 机构
第三章 渔业第一节 机构 1948年 5月,旗将当地水产资源按照区村行政界限,划分给各所在地区、村管理使用,大多数为私人经营,渔产品进入集市自由销售。 1949年,旗农业科内设 2人专管渔政业务,渔产品经营业务由县土产公司负责。1952年末。将渔产品经营业务交给县供销联社经理部。1953年底...
第二节 经济形式
第二节 经济形式 清代,杜尔伯特旗境内水域属王公贵族所有,规定渔民捕到鱼后,必须择佳品无代价奉送,或将水面出租给渔民,收取鱼租。鱼价低时收取银两,鱼价高时收取上等鱼抵租。“蒙旗地开放”后,汉族地主开始拥有水面垄断权。 伪满康德元年(1934),全旗江河湖泡及嫩江渔业权收归旗公署,旗公署直接派人...
第三节 渔业水域
第三节 渔业水域 本县水源充沛,除嫩江、乌裕尔河两大自然河流经县境外,还先后开凿“八一”、“乌双”和“南部引嫩”三条人工河道,使河、江、沟、泡连通。据1980年航片量算,全县总水面205.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2.15%。其中明水域90.19万亩,苇塘浅水域82.87万亩。在明水域中,江河水面...
第四节 鱼类品种
第四节 鱼类品种 本县渔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县境内江、河、湖、泊中鱼类繁多。伪满《泰康县一般状况》记载:“水产尚富,鱼类则以鲤鱼、胖头、鲫鱼等为大宗,龟鳖等亦多。” 1982年,经水产部门对江、河、湖泊等调查,生存鱼类有12科51种。由于自然水域环境不同,鱼类群体组成也不同,可分为嫩江水域...
第五节 渔业生产
第五节 渔业生产 一 捕捞 二三千年前,索离人从事渔猎生产。沿江一带索离人居住遗址中,曾经出土大量鱼骨、陶网堕。从鱼脊椎骨判断,当时所捕捞到的鱼个体多在百斤以上。蒙古人游牧到此,以石块,套鞭等做为捕鱼工具,“青石击鱼,以供其餐”。元至元十三年(1276),杜尔伯特部奉忽必烈可汗的命令,采捞嫩...
第六节 渔政
第六节 渔政 清、民国时期,旗与泰康设治局只征收网租、鱼税,对捕鱼方法、手段、时间无任何限制。泰康设治局虽然对渔业生产者进行登记,只不过避免漏税而已。伪满时期,曾经“一再哓喻渔民,禁止捕食龟卵,在鱼类产卵期不准捕获鱼类”,电仅仅限于口头宣传。 1949年,旗农业科设专人管理渔政。对渔业生产者一...
第一节 机构
第四章 林业第一节 机构 1949年,农业科内设专人主抓林业。1950年,农业科改为农林科,各区农业助理改称农林助理。1951年,农林科内增设林政股,定编 3人。春,旗苗圃建立。1952年10月,农林科撤销,单设林业科,科内定编4人,科长1人,科员 3人。林业科在五面井区建立指导农村林业生产的...
第二节 经济形式
第二节 经济形式 清、民国、伪满初期,林木为私人所有。伪满康德 9年(1942),采取私造官助的造林形式。官方和地主订立契约,林木成材后,或者三七分成,或者五五分成,系官方和地主共有林。 1947年,地主或官方林地在土地改革中被分给劳动者。1952年,初级合作社开始造林,形成集体林地。同时,营...
第三节 林木种类
第三节 林木种类 本县树种可分天然树种和引进树种。天然树种有榆、蒙古桑、山丁子、稠李子、山里红、山杏、旱柳、江柳、山竹、山葡萄、欧李子、野玫瑰、老鸹眼等。引进树种有杨、钻天柳、垂柳、水曲柳、花曲柳、白皮柳、黄榆、松、黄菠萝、糖槭、椴、沙枣、沙棘、胡枝子、锦鸡儿、紫穗槐、文冠果、榆叶梅、紫丁香等。...
第四节 植树造林
第四节 植树造林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杜尔伯特旗在建庙时派人到内蒙的北山里移来樟子松树苗,精心栽植抚育。同时也种植一些榆树,形成本县最早出现的人工林。两棵樟子松存活 160余上年,树高达9—10米,胸径30—40厘米,冠形如伞,亭亭盘立,后因人为和树龄老化相继死亡。 清光绪二十九年(1...
第五节 育苗采伐
第五节 育苗采伐 一 育苗 民国二十年(1931)春,泰康设治局建设科在小蒿子东南(今百货站处)试办苗圃 1处,年末荒废。 伪满康德11年(1944),旗公署农林股在民国苗圃废址上建苗圃1处,工人5人。 1951年,沿用伪满苗圃,建成国营苗圃。采杨树种子10斤,榆树种子50斤, 育杨树苗...
第六节 林木管护
第六节 林木管护 一 林木管理 1948年,互助组时期,旗政府号召植树造林,各村都设林业委员负责管理林木。1954年初级社时期,各农户耕地内林木归社管护。1958年,各公社建立林业站,大队有林业委员,生产队有兼职护林员。1961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确定山权林权,保护山林和发展林业的若干政策...
章下序
第五章 副业章下序 早期的副业生产有饲养猪禽和捕鱼、狩猎、采割野生植物和熬制土碱士盐等。 伪满康德6年(1939),泰康县农民收入中副业占10%。副业生产成为农户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1948年,旗内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春早,农作物绝产 5 000响。为搞好生产自救,冬季,旗政府组织 2.5...
«
1
2
...
12917
12918
12919
12920
12921
12922
1292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