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名胜遗迹自然保护区
一、镜泊湖自然保护区 镜泊湖自然保护区1980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隶属牡丹江市辖内,当时受牡丹江行政公 署营林局领导。1983年8月省政府决定,把镜泊湖保护区改由省政府办公厅领导,更名为“黑 龙江省人民政府镜泊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县团级)。1984年又下放给牡丹江市人民政府 领导,定名...
第五章 林政管理
林政管理是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林业方针、政策、法令和法规,并结合省内实 际制定和发布地方性的林政法规,组织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违犯林业政策的案件。 据记载我国自夏代始,已颁布林业禁令,以保护森林。《逸周书·大聚》中记载,“春 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周代重视护林,设...
第一节 山林管理
一、山林管护 为了管理山林,公元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圣旨:在山林周围设置卡伦(检查站) ,盘查人山行人。凡入山者必须呈领入山证明,否则不得人山。对买卖人山证明或转借他人 者,各枷两月,鞭打一百的处罚。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圣旨:在林区建立一年一搜山 ,三年一清户的山林管理办...
第二节 山林权属
一、国有林权属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地区的大部分天然林属于国家所有。只有少数原属地主 、官僚、寺院经营的散生林和柳条丛,在土地改革时期分给村、屯集体所有和分给贫下中农 个人所有。为了调动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爱护、管理山林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1962年10月 17日中共黑龙江省委...
第三节 木材运输
一、木材运输管理 1949年3月10日,合江省林务局向铁路局发出《关于木材运输管理实施具体办法》,其中 规定:凡运输木材者,都必须持有林务局发放的木材运输证明;出境运输的原木,必须在原 木纵断面的小头,加盖国家统一制定刻有“公检”、“公放”的钢制检木号印,否则以盗运 木材论处,没收其全部...
第四节 实施《森林法》
1979年2月17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 和国森林法(试行)》。1981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 决定》,给依法治林带来了生机。根据国务院提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1979年2月28日《黑龙江日报...
第六篇 植树造林
黑龙江地区的植树造林始于清末。自沙俄修建中东铁路后,在铁路沿线各站附近进行零 星植树。民国时期,一些地方开始兴办苗圃,生产苗木,组织城镇居民、工商界人士、学校 师生进行绿化。东北沦陷时期,虽有造林但成效甚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 林业事业的发展,相继建立国营、社队林场和苗圃,植树...
第一章 种子
1949年前,黑龙江省平原地区,多用杨埋干、柳插条、榆直播方法造林。山区、半山区 ,基本靠天然飞籽或伐根萌生恢复森林。 据《打牲乌拉志典全书》和《打牲乌拉地方乡土志》记载,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 以前,在黑龙江省地区宁古塔(现宁安县)等地,就采集过松籽(红松种子),当时只供进 贡或...
第一节 种子生产
一、生产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地区采种方式有3种:专业队采种,固定点收种,群众义 务献种。 (一)专业队采种 由主管部门、单位组织专业队伍,到深山老林或种源丰富地方采收种子,称为“远征采 种”,是天然林或针叶树采种的主要方式。1949年至1960年,由省统一组...
第二节 种子林
一、天然种子林 黑龙江省选划天然种子林始于1952年。第一次1952~1957年市县选划的红松、樟子松、 落叶松种子林,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及完达山林区。1958年林业领导体制变动时划归森工林 业局后,没按种子林经营,视同成过熟林,被全部采伐。第二次1957~1962年,市县和森工 林业局...
第三节 良种繁育
一、引种 据有关人员回忆,省内的糖槭、龙须柳、钻天杨、柽柳等树种,是本世纪30年代引进的 ,但无文字记载。1940年前后引进的日本落叶松、紫穗槐,在省内东部少数县已安家落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1年起,先后引种的有木本粮油树种家胡桃、板粟、文冠果; 经济树种华北桑、枸杞;用材...
第二章 育苗
黑龙江省创办苗圃,开展育苗,始于中华民国时期。1914年10月24日,黑龙江省行政公 署颁发的《黑龙江省林业局试办章程》中规定:“择地造林,设立苗圃”。绥兰道1916年3月 成立绥兰道立苗圃,1917年6月改归绥化县立农林试验场,场内设有针叶树、阔叶树、果树、 柞树、桑树等5个试验区。全场有正副...
第一节 育苗形式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林业,从1946年开始就逐步开展国营育苗、 群众育苗和非林业部门的国营企业育苗三种育苗形式、七个苗圃类型。这些苗圃的建立与发 展,远比旧时范围广,规模大,速度快,并在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与创 新,苗木产量提高且质量优良,保证了大规模更新造...
第二节 育苗管理
一、苗圃管理 (一)市县直属国营苗圃经营管理 1952年省林业厅采取抓重点,培养典型,以点带面的方法,加强对市县直属国营苗圃的 组织领导,先后六次派出工作组到国营泰来县平洋苗圃协助摸索与建立“区间管理负责制” ,具体作法是把圃场划分三个区间,全圃140名临时工编3个班12个组,...
第三节 育苗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地区的育苗生产效果,无论育苗面积、苗木产量和质量 ,都远比过去提高,满足了植树造林的需要。但在发展过程中,育苗面积有升有降,苗木产 量有高有低,呈曲线型发展。 一、育苗面积与苗木产量 1949~1951年正是黑龙江地区国营苗圃和森工苗圃恢复阶段,每年平...
«
1
2
...
3328
3329
3330
3331
3332
3333
333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