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森林资源档案
一、建档沿革 黑龙江林区的森林资源档案,始建于5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档案,是以国家林业部森林 经理调查大队和黑龙江省森林调查大队的森林经理调查资料为基础建立的,但是一些资源数 字的统计和分析较为粗略,内容不全,缺乏科学性。1962年国家林业部颁发《关于国营林业 局(场)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制...
第三节 野生动物资源管理
黑龙江地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始于17世纪末期。据《清实录》记载,1682年(清康 熙二十一年)黑龙江地区即已建立围猎制度,以时行围。1881年(清光绪七年)以后,黑龙 江地区汉人流入日渐增多,把虞猎之地的大部分荒地开垦为耕地。1914年,民国政府公布《 狩猎法》,把每年狩猎时间、区域、方法,都...
第二章 护林防火
黑龙江地区的森林火灾,从清朝初期开始有记载。公元17世纪,大兴安岭林区的鄂伦春 、达斡尔、索伦和蒙古等少数民族,在呼玛河、盘古河、阿穆尔河下游地带以游牧、狩猎为 生,经常纵火焚林驱兽,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据《黑龙江外记》卷八记载,18世纪中叶,清 代乾隆年间山火严重:“原野草盛,冬日易引荒火,火起...
第一节 防火组织与专业队
一、护林防火指挥组织 (一)省级护林防火指挥部 松江省l951年9月成立护林防火指挥部,主任为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冯仲云,政委为中共 松江省委书记张策,副主任为松江省农林厅厅长李积成,委员由有关部、厅、局的领导共8人 组成。 指挥部内部分工是:省农林厅负责各市县防火工作;...
第二节 防护措施
一、行政管理措施 (一)《指示》、《布告》 1949年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布《东北森林保护暂行条例》,强调“森林内绝对禁止引火, 如必须引火时,须先取得当地政府及林务机关之同意,并事先设备防火线”,规定“林区群 众均有保护森林、消灭火灾的义务”、“凡引火烧山、滥伐林木、偷盗木材者,除...
第三节 森林火灾
一、历年森林火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省的森林火灾时起时伏。在50年代里,1951年火灾最严 重,全年发生大小火灾499次,火烧面积2478.3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69.5万亩,损失木材 519.9万立方米,烧掉幼树57.5亿株,动员扑火用人工80.8万个工日,救火中烧伤172人...
第三章 森林病虫鼠害
森林病虫鼠害是森林的“三害”(森林火灾、乱砍滥伐、病虫鼠害)之一,被称为“无 烟的森林火灾”,森林病虫鼠害和森林火灾一样,一旦发生并蔓延,其危害与损失是严重的 。 黑龙江地区森林茂密,历史上就有病虫鼠害发生,但其种类、危害程度及防治措施很少 记载。东北沦陷时期,1932年伪满政府实业部曾...
第一节 主要病虫鼠害
60年代以前,森林病虫鼠害也有发生但成灾较少,未引起人们重视,当时管理薄弱,基 本没有组织全面调查。1979年,国家林业部要求各省区普遍开展森林病虫害普查工作,并下 发《全国林业灾害普查实施要点》。黑龙江省按照这一要求,于1979~1982年全面开展此项 工作。省森工总局、大兴安岭林管局、省...
第二节 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黑龙江地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无据可查。建国后,全省各地坚 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同时根据自身的力量和林区病 虫鼠害发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并开展了林木检疫和预测预报工作。 一、防治机构 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
第三节 林药
1976年以前,黑龙江省的林药生产是空白,各林业部门防治用药自用自买,基本是由外 地供应。为了解决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用药问题,1976年经省计委批准将原阿城县平山林业化 工厂改建为黑龙江省阿城平山林业制药厂,专业生产林药产品,从此黑龙江省林业用药不再 靠外地支援。 平山林业制药厂,由黑龙江...
第四章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拯救濒危生物,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黑龙江地区 在新中国建立前属于空白,建国后,从1958年开始筹建第一个以保护原始红松林为主要对象 的丰林自然保护区。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特别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自然保护区的工 作处于停顿状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
第一节 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
一、丰林自然保护区 丰林自然保护区筹建于1958年,1963年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是黑龙江省最早 建立的、以保护红松为主要目的的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红松之乡”著称,生 长的红松是东北红松林的心脏,驰名世界。它的建立,不仅完整地保护原始红松林的自然景 观,而且为全面系统...
第二节 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
一、七星砬子自然保护区 七星砬子保护区是以保护东北虎为主要目的的保护区。黑龙江省是东北虎的故乡,在历 史上全省林区均有分布,但据1976年全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合江地区的七星砬子一带有东 北虎9只,1982年调查只剩5只,已达濒危绝种的边缘。为此,1980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此保护区...
第三节 珍禽、湿地自然保护区
一、扎龙自然保护区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一个建立起来的大型水禽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的重点保护区 之一。沼泽面积大,水浅,鱼类资源多,是游禽、涉禽的良好栖息繁殖场所。区内有国家一 二类保护珍禽丹顶鹤、白鹳、白枕鹤、鸳鸯等,故有“鹤乡”之称。 (一)自然面貌 扎龙自然保护区...
第四节 水域生态型自然保护区
一、呼玛河自然保护区 呼玛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辖内,地理位置东经123°03′~126°40′ ,北纬51°20′~52°35′,总面积45万亩,主要保护对象为大马哈、鳇鱼等特产鱼类。 该保护区是1982年由省水产局申请,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实行省、县双重领导,隶...
«
1
2
...
3327
3328
3329
3330
3331
3332
333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