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封育措施
黑龙江地区在封山育林经营中,采取划地标界确定封山区,实行看护性和封闭式管理, 防止人、畜、火的破坏,使封山区依靠自然力量恢复地力和林草植被,增加林木的蓄积量。 1947~1949年,黑龙江地区各地将涵养水源林、护岸林、护堤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 护林和风景林等划定为“保安林”,张贴布告,...
第四节 封育成果
1950年,黑龙江地区的龙江、海伦、铁力、绥棱、德都、北安、阿城、尚志、密山、鸡 西、勃利、林口、五常、宁安、依兰、木兰、虎林、东宁、宝清和穆棱20个县,选择天然次 生林和荒山秃岭实施封山育林措施。开展封山育林的县数,占当时有林县(47个)的42.5% 。封山育林面积554940亩,相当于黑...
第五节 典型单位纪实
黑龙江省林业在30余年的封山育林中,积累了依靠群众经营,大力宣传教育,建立乡规 民约,实地封育责任制和运用行政、经济、法制等手段管护的经验。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 积极培育不同时期的封山育林典型单位和经验,运用典型引路,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封山育林 工作的健康发展。全省先后涌现出尚志县开道村、龙江县德...
第三章 次生林经营
次生林,多指天然次生林。即原始林经过采伐或多次破坏后自然恢复起来的森林。多为 幼中林,林相不稳定,组成复杂,阔叶树种常占优势。全省的次生林每年为国家生产大量木 材和其他林产品,在支援工农业生产,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及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方面, 均有重要作用。由于受破坏性影响较多,次生林的生产率...
第一节 次生林抚育
1945年,黑龙江地区的天然次生林内(主要是旧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遗有数百万立 方米的“困山材”(已伐倒尚未运下山之材),采伐剩余物枝桠、树头、风倒木、“站杆” (枯立木)、病腐木遍布山野,潜藏着森林火灾与森林病虫害的隐患,严重威胁森林的安全 。 1947年,黑龙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森...
第二节 次生林改造
次生林改造主要是对天然次生林进行的林分改造,分带状改造、块状改造和全面改造等 三种方式。根据林分的不同特点,可采用皆伐后人工全面更新;以抚育采伐为主结合局部栽 植,以人工栽植为主结合局部抚育采伐;以及林冠下补播补植以后逐渐伐去上层林木等不同 措施。这是提高次生林质量的重要经营措施。 19...
第四章 森林更新
森林更新是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林间空地上,采取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 天然更新方法,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的经营措施。东北民主政权建立前,黑龙江地区对森林 实行扫荡式皆伐和拔大毛式伐优遗劣。东北解放后民主政府颁布法令,实行径级择伐,保留 母树和幼树,充分利用天然更新条件培育新林。 1...
第一节 天然更新
东北民主政权建立前,黑龙江地区林业采伐,是“拔大毛”和“剃光头”式的“择伐” 和皆伐,极少为天然更新创造有利条件。1948年,东北林务总局发布了关于遵守采伐林木和 注意事项的通令。黑龙江地区森工遵守通令实施择伐作业,选留母树和保护幼树,通过风力 和动物的媒介作用传播母树种籽,依靠林地地力萌生幼树...
第二节 人工更新
人工更新是采用天然种子直播、穴种、移植天然树苗和栽植人工培育的树苗培育新林的 更新措施。1942年至1949年,穆棱、林口和汤原等县,于采伐迹地人工更新千余亩日本落叶 松和红松,1949年保存面积420亩,其中林口县青山经营林场保存405亩(1971年辟为人工母 树林,蓄积4413立方米)。...
第三节 促进更新
1951年,庆安、绥棱和铁力等县森林抚育站和带岭、通河、亚布力、翠峦等林务分局根 据苏联驻中国林业专家的意见,在清理林场中将清理的采伐剩余物选择林间空地或低洼疏林 地,堆成高1米,长2米,宽2米的垛,选择春雪融化前无风天进行火烧处理,为天然树种落种 生芽创造条件,也为天然树苗生长提高地力与地温。...
第五章 人工林抚育
人工林抚育是人工林采伐前的工艺性经营活动。通过对幼龄林的除草、松土、透光,对 中壮龄林间伐和必要的改造除伐,改善人工林的生长环境,提高生长量,缩短工艺成熟期, 增加单位面积蓄积量,培育后备森林资源。 解放前黑龙江地区只有零星不成规模的人工幼林抚育。50年代初,森林经营部门实施少 量的人工...
第一节 幼林抚育
东北沦陷时期,1941年伪满牡丹江省营林局古城镇营林署,在牡佳铁路线青山火车站东 山旧采伐迹地上,人工更新日本落叶松345亩、初植密度2500/公顷,1943年对幼林实施除草 、松土的幼林抚育。 1951年森工的带岭、绥棱和山河屯林业局,市县林业的神树、六棵松、么站、中央站、 三人班、中...
第二节 中壮林抚育
1959年,木兰、安达、海伦、肇源、望奎、兰西、嫩江、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市县和森 工系统的带岭、朗乡林业局,实施了人工中壮林抚育间伐经营。全省共抚育人工中壮林25万 亩,抚育出材8.45万立方米,其中市县林业抚育19.17万亩,抚育出材4.73立方米;森工 系统抚育5.9万亩,抚育出材3.72万...
第八篇 多种经营
黑龙江省林区的多种经营生产是随着林区开发建设,职工和家属进入林区定居,为供给 人们生活所需,开始从事农副业生产而逐步开展起来的。 50年代初,黑龙江省森工系统的通河林务分局开始创办两处农场,即清河农场、祥顺农 场。50年代中期,一部分森林工业局,以林场为单位成立家属队开展农副业生产。到5...
第一章 种植业
黑龙江省林区的种植业是随着林业生产而逐步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林区只搞 木材生产,不搞种植业,口粮、蔬菜全靠附近农村供应和到远地采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大批职工和农民进入林区,许多林业职工家属成群结伙入山开荒,种植粮豆和各种蔬菜 ,栽培果树、药材、食用菌,这些既增加了林业职工的收入,...
«
1
2
...
3330
3331
3332
3333
3334
3335
333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