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糖油加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供应黑龙江林区职工口粮大部分是原粮,为了加工原粮 ,各林务局都建起粮食加工厂,有的称为制米厂。国家供应口粮改变为成品粮后,粮食加工 厂随之撤销,有的转产。由于农业的发展,小型粮油加工也随之出现。这些小油米加工网点 ,主要为林区农业生产队和职工家属服务,加工能力低。制油...
第二节 食品加工
黑龙江省林区的食品加工,是随着职工和家属逐年增多,为了方便职工生活而陆续发展 起来的。 1955年,双子河林业局有5家只加工麻花、烧饼的糕点铺。次年,这些个体户组织成立食 品合作社,后改名双子河食品加工厂。生产逐步扩大,品种逐渐增多,除机制饼干外,还有 糕点、面包、糖果、元霄等20余种。...
第三节 制酒
黑龙江省林区地处高寒,为了御寒解乏,作为饮品的酒在林区职工中消耗量较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林区职工喝的酒都靠外进(各市、县、镇烧酒),不仅价格高 ,也满足不了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和林业职工急剧增加,对 酒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50年代末,在林区种植业发展起来...
第四节 制药
黑龙江省林区药材资源十分丰富。50年代初,少数林业局职工医院开始利用地方药材资 源生产一些中西药制剂,供医院临床应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多种经营生产在林区 普遍兴起,药材种植也迅速发展,给林区注入活力。 1958年,田升林业局(现双丰林业局)职工医院首建制药室,当时仅一名药剂士,半...
第五节 建材生产
黑龙江省林区建材生产始于1950年,初期仅为满足零星建筑和维修房舍需要。 50年代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森工林业局和市、县国营林场为满足零星建筑和维修房舍 的需要,相继在局、场址周围,森铁或公路沿线交通比较方便,且取沙、土条件较好的地方 建立砖窑,烧制砖、瓦。一般用手工制坯,土法煅烧,产量...
第五章 旅游服务业
黑龙江省林业部门主管的旅游服务业,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央“对外开 放,对内搞活”方针的指引下逐步开展起来的。林区的桃山庄、漠河、青山等旅游区相继开 放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伊春红松原始林的丰林(五营)自然保护区和齐齐哈尔扎龙丹顶鹤自 然保护区经常有中外专家、学者以及旅游者前来参观和考察研...
第一节 旅游业
黑龙江省林区的旅游业起步较晚。1979年,省森工总局系统的伊春林管局桃山林业局, 建成青年旅馆(后扩建改名桃山庄宾馆)之后,相继在各林区建起了双丰、铁力、朗乡、苇 河、山河屯、兴隆、青山、漠河北陲等宾馆,以及早年建成的3个专家招待所(铁力木材干馏 厂、南岔木材水解厂、友好木材综合加工厂)和带岭林...
第二节 饮食与专卖业
一、饮食服务业 黑龙江省林区的饮食服务业,初期均为全民所有制经营的招待所、食堂、理发店、浴池 等,为林区生产、生活服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饮食服务业迅猛发展,逐步形成多 而全的局面,可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各森工林业局和市、县国营林场均办起集体饭店 、旅店、照像馆、服装店等,安排...
第九篇 经营管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黑龙江地区的林业经营管理混乱,森林培育和更新被忽视,森 林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同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人民政府开始着手对 林业进行经营管理。 1947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对黑龙江解放区的森林区实行开发建设,当时收捡与生产的大 量木材均实行统一调拨制...
第一节 木材流通
第一章 木材管理 清代顺治年间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例》,曾一度允许汉族人民进入东北垦荒。乾隆朝开 始加强对东北包括黑龙江地区的封禁;黑龙江地区的广大土地连同“窝集”(森林)均被封 禁,林木严禁砍伐,但流民禁而不止。由于黑龙江地区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发展,黑龙江地 区砍伐、贸易木材由此兴起。17世纪下半...
第二节 统配材管理
自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中东铁路正式运营,到东北沦陷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木材 销售受沙俄、日本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家控制,木材销售和使用权都掌握在帝国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者手中。1938年,日本侵略者通过伪满实业部林野局“满洲林业株式会社”和“满 洲铁路株式会社”,对东北地区木材实行“配给统...
第三节 非统配材管理
国家统一计划分配之外的木材,均称为非统配材。 1951年,黑龙江地区木材流通实行国家统一分配后,农用材(时称“民需材”)失去来 源。每年冬闲季度,各省以市、县为单位,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各县、乡主要领导带 队)地进山结合清理林场,生产“民需材”。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为保障民需木...
第四节 木材供货管理
1947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实行“统一支拨”木材后,黑龙江地区林业部门所生产和加工 的木材运抵贮木场或终楞后,按着支拨手续如数支付。 1951年,国家实行木材统一分配制度后,林业部门生产和加工的木材运抵终楞和贮木场 (制材运抵成品库)即为缴入国库,林业部门代为保管贮存,按国家颁布的木材规格...
第五节 木材价格管理
一、价格管理 1947年,东北行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统一管理木材的销售价格。 1949年,东北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全面管理黑龙江地区的统一支拨材、民需材和市场 材的销售价格,统一制发价格表,由各森工林业局严格执行,对违价事件层层追究责任。遇 有木材和林木产品长期积压而严重降等变质时...
第六节 铁路运输管理
黑龙江省所产木材95%靠铁路运输,占全省铁路运输量的40%,居全国之首。 自1949年起,黑龙江地区木材铁路运输实行计划运输管理,木材运输始终偏紧。1953年 ,木材供货单位固定了装车工人队伍,实施昼夜装车流水作业,改进装车技术,不断提高装 车速度,提高单车载量,促进了多装快运。50年代...
«
1
2
...
3332
3333
3334
3335
3336
3337
333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