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章 劳动管理
1945年抗战胜利前,黑龙江地区林业的劳动管理制度是以剥削和压迫为目的,用工的经 营集团和木商资本家奴役、凌辱林业工人,榨取林业工人的血汗,林业工人生活处在水深火 热之中,生命没有安全保障。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民主政府,雇用临时工人进行林业生产,合理付酬,并采 取一些有效措施,保...
第一节 劳动力管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黑龙江地区的林业生产,是由官、私木商招揽“木把头”(领 工头)或“监工”,冬季雇用工人进行季节性包工作业。 解放后,黑龙江地区的林业部门留用一部分“木帮”工人,临时招募工人进行季节性生 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黑龙江地区的林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有计划...
第二节 工资管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地区以包工和估工取酬,管理人员实行供给制和薪俸制 按级取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业干部和工人的劳动报酬,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划等分级制定不同的标准,经过考核或评议评定等级,按标准支付工资。实行计时工资与 计件工资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1951年,国...
第三节 安全管理
黑龙江地区林业生产是有危险性的作业,生产工人受人身伤亡、森林脑炎职业病(死亡 率高,不易抢救)和林间猛兽侵害的严重威胁,时称“三险”(放树险、脑炎险和野兽险) 。1945年抗战胜利前,林业资本家和官办林业企业经营者,只追求产量,不顾工人的生命安 全。黑龙江地区抗战胜利后,东北民主政府领导的公营企...
第四节 劳动保险
1951年,黑龙江地区林业依据国家法令,建立起劳动保险制度。规定劳动时间、确定法 定假日和休息日、限制不合理加班加点、实行健康津贴、发放劳动防护品(后称劳保品)、 对伤残和生活困难进行救济补助、对死亡职工进行抚恤、对退休职工发给养老金,投资建立 医院、疗养院、食堂、浴室、托儿所、学校、职工宿舍和...
第三章 资金管理
自1947年起,东北民主政府为黑龙江地区森林工业垫付生产资金,保障林业企业与事业 正常进行。 1950年,黑龙江地区林业资金实行计划管理,每年按上级批准的投资计划投放资金。基 本建设资金投入于生产项目和林业职工生活项目的建设,流动资金投放于生产的准备作业、 原材料储备、生产管理费和人员工...
第一节 资金筹措
1945年抗战胜利后,黑龙江地区森林工业生产所需基本资金,由民主政府无偿垫付,然 后从销售收入中扣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向黑龙江地区林业无偿注入生产建设的 固定基金,垫付生产用流动基金,生产单位依据国家规定提存专项基金,地方财政定期拨给 林业事业费、专项拨款、借款,扶持林业生产和森林经营...
第二节 资金投放
黑龙江地区林业资金,主要用于生产性和非生产基本建设、生产费用、森林经营支出、 营业外支出和其他专项基金的支出;用于维持和扩大再生产,培育森林资源,建设职工生活 基础设施,兴办林区社会事业和职工福利事业。 一、基本建设投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地区林业基本建设投资重点用于采...
第三节 资金效益
1949年,黑龙江地区森林工业年末基本建设形成固定资产原值406万元(详见表9—21) ,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384万元,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22万元。实有森林铁路349公里 ,实有森铁机车31台,实有锯材机组10组,实有汽车4台,生产电力56瓦千,生产木材140. 9万立方米,锯材44.7万...
第四节 财务管理
林业财务管理是运用价值形式,通过资金活动,对企事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综合 性管理,管理资金的筹集、调拨、使用、结算、分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降低 成本,厉行节约,增加收入,正确地核算和结算;保证及时完成上缴税金和利润任务;反映 、检查、分析、监督财务完成情况,执行财经纪律,运用经济...
第四章 企业管理
1947年,东北行政委员会统一经营林业后,直营森林工业企业,由经济委员会派出干部 担任局(厂)长和企业中共党组织负责人。局(厂)长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管理企业。 自1949年起,黑龙江地区森工局(厂)实行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组成以工人为主的“ 管理委员会”监督下的局(厂)长负责制。嗣后,全...
第一节 企业管理体制
1946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接管了敌伪管理的森工采伐企业、森林铁路企业和木材加工企 业,恢复生产,支援解放战争和经济建设。由于处在战争的非常时期,黑龙江地区各省人民 政府,派出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与工人积极分子组成接管委员会管理企业。敌情、特情复杂的 企业,由军队派出干部组成军管会,实行军事管制企业。...
第二节 企业民主管理
1947年,黑龙江地区森工企业紧紧依靠工人积极分子进行管理。 1949年,黑龙江地区森工林业成立局(厂)长领导下的由工人(为主)、技术人员、企 业行政负责人和中共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管理委员会,企业领导干部依靠管理委员会进行生 产经营管理。是时,管理委员会主要参与事关工人利益的劳动纪律、工...
第三节 企业整顿
1950年,黑龙江地区的林业企业学习苏联管理经验,全面建立了生产、财务、劳动、产 品销售调拨、成本核算等企业管理计划制度,林业企业全部进行了清仓查库,清产核资的整 顿工作。 1954年,黑龙江省林业企业遵照主管部门的部署,针对计划不周密,损失浪费大,经济 效益差等问题,从整章建制人手,调...
第四节 经营改革
1959年,甘南县甘南林场,实行了包造林、包抚育、包育苗、包粮食上缴、包役畜使用 、包工资、包副业上缴、包生产费、包工具使用和包四旁绿化的投入产出大包干责任制,成 效显著,1962年,受到中共黑龙江省委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视为 “走资本主义道路”,遭到批判和否定。 ...
«
1
2
...
3333
3334
3335
3336
3337
3338
333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