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化学药制品
第三节 化学药制品 制剂药品 50年代,佳木斯各制药企业开始生产制剂药品。60年代以后,制剂药品生产不断增加,很快形成生产针剂、片剂、丸剂、粉剂的综合生产能力。 针 剂 1958年,佳木斯医学院制药厂首家生产注射用水、葡萄糖等少数品种。1961年,该厂划入佳木斯化学制药厂,成为一针剂车间,生产品...
第四节 制药机械
第四节 制药机械 1975年佳木斯化工机械厂投产制药混合机、糖衣机、颗粒机、压片机等,至1979年产量为220台。1980年改为制药机械厂,专业从事制药机械生产。1981年试制成功 LM80型大蜜丸机,并于1983年、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之后,相继试制成功电子计数包装机、万能混合机、小丸干...
第一节 采煤业
第十四章 采掘工业第一节 采煤业 佳木斯邻近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三大矿区,市辖的桦南、依兰、宝清等县也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具有发展煤炭工业的有利条件。 地方煤矿企业最早创办于1959年,首先开办宝清煤矿。1970年成立合江地区煤炭工业管理局,统一管理辖境内煤矿企业。1980年计有6个县区办矿,国...
第二节 采金业
第二节 采金业 佳木斯地区黄金生产历史较为悠久。早在清代顺治十七年(1661年)即有民间采金。清光绪十五年(1889)后,清朝政府在今依兰、桦南、汤原先后设立金矿局,民采转为官办。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实行掠夺式采金,投入劳工高达15万人。并开始采用机械,对大小矿点进行全面开采,仅1942年就掠...
第十五章 食品工业
第十五章 食品工业 20世纪初,随着佳木斯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各类食品加工作坊开始兴起。至30年代中期,达到兴盛时期。40年代初,由于日伪政权实行严酷的经济统制,粮油配给,除为官方代加工者外,绝大部分私营食品加工作坊均先后倒闭。新中国成立后,食品工业得到大发展,先后建立糖厂、肉联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
第一节 制糖
第一节 制糖 生产企业 佳木斯制糖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起来的。1953年,由波兰援助建设的现代化大型制糖企业——黑龙江省友谊糖厂, 于西郊开始动工兴建, 共投资2494.59万元。1955年12月建成投产,设计能力日加工甜菜1 000吨,年产白砂糖2万吨。 友谊糖厂制糖以甜菜...
第二节 糕点糖果
第二节 糕点糖果 生产企业 1913年,佳木斯始有第一家私人糕点作坊“东茂盛”。1925年已达22家。1938年发展到44家(其中日本人 6家),从业人员共百余人。多为家眷店、师徒店,前店后厂,自产自销。此后,由于伪满洲国实行统制,原料断绝,均先后倒闭。 东北解放后,少数私营和个体糕点业恢复经营...
第三节 肉类加工
第三节 肉类加工 生产企业 解放前,佳木斯市畜禽屠宰和肉类加工皆为私营,数量较少。新中国成立后,私营肉业渐被国营企业取代。1956年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私营肉类业15户30人全部并入食品公司,形成国营商业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1965年,东北农垦总局建成肉类联合加工厂,成为市内规模最大的...
第四节 大豆制品
第四节 大豆制品 豆腐系列产品清末,伴随佳木斯镇的形成,传入豆腐生产技术,始有豆腐作坊。1939年有豆腐作坊31家。1942年后,大豆全部被日伪政权控制,豆腐作坊原料缺乏,至1945年解放前夕,全部停业。解放后豆腐业恢复生产,1946年,个体开业已有50户,从业人员86人。1955年,个体豆腐业3...
第五节 乳制品
第五节 乳制品 佳木斯牛奶公司乳品厂于1966年在西郊畜牧场基础上筹建,1969年建成投产。历年生产的乳制品主要有奶粉、麦乳晶和奶卷。 奶 粉 1969年开始生产“红旗牌”奶粉,市场销路较好,生产逐年扩大,当年产量59吨,产值11.8万元,创利2.3万元。1975年,产量增至116吨,实现产值5...
第六节 调料
第六节 调料 酱 菜 1920年,佳木斯有福和兴、竹泉茂等酱醋坊开业。1939年业户最多达 9家。1942~1945年,因粮食统制全部停业。解放后,私营酱园复业。1948年建立国营东昌酱园。1956年,私营酱园 7户、27人,经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全部并入国营酱菜厂。1958年成立回民酱菜厂,198...
第一节 白酒
第十六章 饮料工业第一节 白酒 佳木斯制酒业始于清朝末年。据《桦川县志》记载,1909年(清宣统元年)镇内有东升庆、东兴盛两家烧锅。1929年发展至6家,总资本为12.8万大洋,设备有6口旧式蒸汽锅,从业人员34人,年产白酒近 400吨。1936年,刘子玉开办兴国烧锅,但因粮源无着,而被日本人太田...
第二节 啤酒
第二节 啤酒 佳木斯啤酒厂 前身为伪满时生产清酒的“佳木斯造酒株式会社”,1946年由市政府接管。1953年转产啤酒,改称佳木斯啤酒厂。当年生产啤酒 181吨。后几经扩建改造,至1976年产量已达7 000余吨。1984年引进罗马尼亚灌装设备,形成2万吨啤酒生产能力。1985年,在西郊选定厂址,破...
第三节 果酒
第三节 果酒 佳木斯葡萄酒厂 1974年建成,初时厂房4 800平方米,主要设备3台(套)。利用四丰山园艺厂自产水果为原料,生产山葡萄酒等4个品种,年产量21吨。1983年,厂地扩大为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 000平方米,有职工120人,固定资产450万元,主要设备10台(套)。 1989年完...
第四节 汽水冷饮
第四节 汽水冷饮 饮 料 汽水生产始于1934年,时由日本人在佳木斯开办月姬汽水公司,年产汽水 800箱。1939年,日本人开办高泉汽水厂,年产汽水 3 000箱。1946年,两厂均由市政府接管,合并为兴佳汽水糖果厂,当年生产汽水521箱。1952年改称佳木斯食品厂。年产量1953年1.4万箱,1...
«
1
2
...
9243
9244
9245
9246
9247
9248
924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