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更新造林
第三节 更新造林 日伪时期,县内各林场森林资源均遭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一度过量采伐,使森林资源已接近枯竭。60年代初,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于1963年开始更新造林,当年造林90亩。1976年,造林15 470亩,为本县更新造林最...
第四节 抚育
第四节 抚育 森林抚育分为人工林抚育,次生林抚育两种。其目的是促进林木速生,调整和改善森林构成,提高林分的产量。天然林与人工林抚育,采取透光抚育和生长抚育两种作业方法。 人工林抚育主要是通过除草、松土、修技、抚育伐等办法,清除挤压树种生长的林木与影响幼树生长的灌木,以改善幼树生长条件促其郁...
第一节 木材生产
第三章 木材生产第一节 木材生产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境内对林木只有少量采伐,不属经营性开发。 民国3年(1914年)春,余庆(今庆安县)设林务局。1915年,该局裁撤移归铁骊设治局兼办。是年,以来木为业者章须(日本人),由地方绅商作保,向官府领照,自行招集小股人入山采伐(青、黑...
第二节 水材运输
第二节 水材运输 本县境内采伐的林木大致经历了水运,森林铁路运输,汽车运输与森林铁路运输并存的三个阶段。 水 运 1948年,铁俪境内在呼兰河、依吉密河和安邦河上分别设有南经出河事业所,北关出河事业所和于城出河事业所。各林业部门成立水运指挥部,下设10几个流送大队,并招募大批民工分段整修好水...
第一节 林政管理
第四章 森林保护第一节 林政管理 1946年始,铁骊县实行封山育林措施。每年春夏秋三季为戒严期。主要是严格控制入山人员,同时对违犯林政法令,滥砍盗伐,盗卖木材等犯罪活动进行坚决打击。1980至1985年,县境内共查获违犯林政法令案件586起,并按有关规定分别进行了处理。 1960年始,县...
第二节 护林防火
第二节 护林防火 1947年始,境内各林区的护林防火统归县政府领导,由县林业科具体负责监督检查。各林区负责本施业区和施业区周围10公里以内的护林防火工作。 1950年6月,县公安局在神树镇石长村进行护林防火试点,进行护林防火教育建立各项护林防火制度,并在村民中组建了护林队,凡年满18至60...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1980年前,县境内各林区病防工作不健全,处于被动状态。1981年始,各林区健全了病防机构,充实了技术力量,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购置了各种病防仪器和设备,使森林防病灭病工作有了很大进展。 技术防治 此种防治办法主要应用于人工幼林。如育苗选用优良品种进行播种;管理时...
第一节 县属林场
第五章 林业企业第一节 县属林场 东升林场 始建于1962年10月,场部位于县城东北8公里,施业区在工农乡辖区内,总面积20 048公顷,其中天然次生林面积7 064公顷,人工林面积2 908公顷,苗圃面积28公顷,森林覆盖率46.8%,木材总蓄积量78 6万立方米。该林场区域内森林开发...
第二节 省、市属森工企业
第二节 省、市属森工企业 铁力林业局 局址设在铁力县城内,为黑龙江省属森工企业。1946年3月26日成立铁骊林业公司。1948年1月,改称黑龙江省铁骊林务所,10月又改称林务局。1950年6月改名为铁骊森林工业分局,1953年又称森林工业局,1958年5月改为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至今。全部施业...
概述
第六篇 工业概述 1945年东北光复前,铁骊县仅有伐木、制材、采掘石墨、提炼松节油等殖民主义掠夺性质的工业和一些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的手工业小作坊,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县共有147家工业企业。其中公营企业2家,个体企业145家。全县工业总产值只有26.5万元。 ...
第一节 私营工业
第一章 所有制构成第一节 私营工业 铁力县最早出现的工业是私营手工业。民国5年(1916年),县城内有7户手工业作坊。其中油坊1户,烧锅1户,其余为烘炉和粉房,就业人数32人。“东合水”油坊有工人5名,年产豆油4 800斤,豆饼2 760块,产值528元。“万合东”烧锅有工人12名,杂役4名,...
第二节 集体工业
第二节 集体工业 铁力县的集体工业,主要指社(乡镇)办工厂,街道办工厂,部门(单位)办青年工厂,社会办福利工厂,校办工厂等。1985年,全县集体工业企业为49个(指独立核算企业),占县属工业企业数的62.8%。按主要行业划分22个业类,从业人员2 482人,工业产值864万元,为县属工业总产...
第三节 国营工业
第三节 国营工业 解放后,县内较大的私营企业德顺东油坊、公成米厂、铁源米厂,由于业主逃亡工作倒闭。1950年县企业公司成立,接管了这些企业。将德顺东油坟更名为公营利民油坊,县政府投资扩建,由三眼油榨,改建为五眼没榨,可年产豆油141吨;将铁源米厂的设备转入私营范家米厂,使其资本由4.5万元增加到...
第一节 采掘工业
第二章 工业门类第一节 采掘工业 荣锋铁矿 即二股铁矿,始建于1958年,矿址位于县境内北部二股东山,距县城37公里。矿藏以磁铁为主,是多种金属混交矿,保有储量为160万吨,含铁品位34.66%,列为黑龙江省八个中型铁矿之一。1958年4月,经松江地质勘探队勘探矿内有6个矿体,呈豆形,属矽卡...
第二节 采金工业
第二节 采金工业 早在中华民国后期,就曾有人在本县境内神树、石长一带从事采金生产。本县根据国家提出的“群众采金这条腿要粗一些”的指示精神,于1983年10月在距神树镇6公里的大安河沿岸探明了砂金矿,平均品位在0.5克/立方米以上,超过0.2克/立方米开采最低品位。同年11月,铁力县黄金公司成立。...
«
1
2
...
11670
11671
11672
11673
11674
11675
1167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