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机构
第三章 审计第一节 机构 1983年12月,绥化地区行署审计局建立,编制 8人,下设秘书、基建、文行、财会、工商企业等 5个科室。负责指导全区审计工作和审计监督地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经活动。至1984年,全区12个市县,均建立审计局,为科级单位。1987年,地区局增设综合科,负责情况的综合工作...
第二节 工商企业审计
第二节 工商企业审计 1984年 3月,行署审计局会同安达市审计局,对安达市食品公司进行试审,为全区工商企业审计工作铺开道路。随后,又会同肇州县审计局对影响财政盈亏大户肇州丰乐糖厂、肇州糖厂、肇州啤酒厂和肇州食品公司等单位进行1983年度的经济效益试审,共审查出违纪金额 109万元,上缴财政2....
第三节 农林企业审计
第三节 农林企业审计 1984年,全区农、林审计开始进行。当年共审计23个单位,查出违纪资金52万元,其中应缴财政9万元,全额入库。 1985年至1986年,全区共审计102个单位,查出违纪金额189万元,其中应缴53万元,实际入库31万元。 1987年,随着农业的加速发展,农业审计工作有了...
第四节 基本建设审计
第四节 基本建设审计 从1986年4月开始,全区对基本建设决算进行审计。至年末,共审计106个单位的基本项目,查出违纪资金412万元。其中,乱拉资金搞基本建设达 359万元,占违纪金额的87%。当年应缴31万元,已入库23万元。 1987年,共审计382个项目,查出违纪金额657万元。其中,挤...
第五节 财政金融审计
第五节 财政金融审计 1985年 3月,省审计局、行署财政局在望奎、肇州两县财政局进行财政试审,作为全省财政审计工作试点。此后,全区财政审计陆续开展。1985年,地区审计局在海伦县农行进行金融试审。之后,对地区工商银行进行财政收支审计。自此,全区金融审计正式开始。 1986年,全区审计了财政金...
第六节 文教行政财务审计
第六节 文教行政财务审计 1984年,全区开始对文教行政的财务进行审计。当年审计43个单位,查出违纪资金94万元。其中:应缴4万元,入库3万元。 1985年,共审计310个单位,查出违纪金额178万元,应缴15万元,入库10万元。同年,全区对文教行政财务实行定期审计。 1986年,共审计20...
第七节 内审工作
第七节 内审工作 1985年,根据上级对内审工作的有关规定,在部门和企业内部设审计机构,由本部门、本企业的主要领导组成班子,负责对本部门、本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1986年,全区建立内审机构309个,占应建机构总数的89%。其中:部门设立99个,企业设立210个。当年共内审453个单位...
第八节 社会审计
第八节 社会审计 1985年,绥化青冈两个市 2县开始面向社会开展审计业务。1987年,全区各市县开始开展社会审计业务,有 7个市县成立了审计事务所。到1988年,全区审计事务所增加到13个,培训审计财会人员535人,共受理、审计、鉴证、咨询88件,查证总金额506万元。 1989年,全区共受...
第一节 金融机构
第四章 金融第一节 金融机构 一、当 铺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绥化城内有当铺1家,名“义升当”。 民国元年(1912年)到民国 2年(1913年),余庆(庆安)、兰西、海伦等县城均有私人当铺开业。 此后,官办典当业也涌入市场。黑龙江官银号在绥化、余庆设立“惠济当”;广信公司在全...
第二节 货币
第二节 货币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后,全区境内货币流通主要有现银、制钱两种。银钱并用,银价每两3吊。光绪二十年(1894年),余庆街(庆安)各商家滥发纸币(凭贴),先每两银兑凭贴3吊,后涨至每两银兑凭贴40余吊,民间存有凭贴多者深受其害。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商市现银日绌,市面多...
第三节 货币流通
第三节 货币流通 1952年,全区市场货币流通总量为2 593万元。其中,社会集团保留的库存现金为338万元,占全区货币流通量的 15%;城乡居民持币总额为 2 255万元,按全区人口计算,人均持币量为8.24元。其中城镇居民持币量为140万元,人均持币3.80元;农村居民持币量为2 115万元...
第四节 存款储蓄
第四节 存款储蓄 一、存 款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广信公司在绥化设机构后,即开展存款业务。此后,相继建立的海伦、望奎、肇州等分公司都办理存款。至民国19年(1930年),在全区境内建立的各类金融机构都办理存款业务,以此吸收闲散资金,扩大放款、投资的来源。这一时期的存款对象主要是民族工商...
第六节 现金管理
第六节 现金管理 清末及民国时期,本地区无管理现金的专门机构。伪满时期,伪政府责成中央银行对贷币的制造与发行实行特别的监督,而对流通中的现金没有约束。 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公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指定人民银行为国家现金调度机构。1951年11月,黑龙江省人民...
第七节 债券期票
第七节 债券期票 一、公 债 建国初期,国家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于1949年至1958年先后 6次发行国内公债,动员各阶层人民将闲置资金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此期间,全区共认购公债2076万元。 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以高粱米、白布、粒盐、原煤 4种实物为...
第八节 金银
第八节 金银 一、金银收兑 解放前,黑龙江省官银号及伪满洲中央银行在各县的分号和分行曾设专柜,办理收兑金银业务。伪满中央银行所收购的金银,大部运往日本。 建国初期,金银及制品的买卖调拨,一律由国家银行办理,个人和集团出售金银只能卖给国家银行。各部门需要金银,按配售原则,向银行申请,经批准后,...
«
1
2
...
12102
12103
12104
12105
12106
12107
1210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