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十二节 集市贸易
第十二节 集市贸易 民国初期,各县自然形成一些规模较小的集市。这些集市市场基本无设施,占地面积在几十或几百平方米,多以临街为市,路边摆摊。交易的品种主要是柴草、粮食、鸡蛋等农副产品。肇东、肇源、明水等县还有马市。 民国11年(1922年)后,各县相继形成草市、米市等专营集市。出售者大多为农民、...
第一节 机构网点
第二章 饮食服务业第一节 机构网点 清末,随着大量拓荒者入境,居民增多,饭铺、客栈逐渐出现。至民国初期,各县均有饭店、车旅店多处。伪满期间,日伪实行各种产业统制,物资奇缺,饮食服务业只能敷衍门面,维持生计,许多业主破产关闭。1944年,全区共有饮食服务业网点378个。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
第二节 饮食业
第二节 饮食业 清末至民国初期,各县已有饭馆、小吃店多处。民国 7年,望奎镇有两家较大的饭馆,备有高、中、低档酒菜,随时小卖并包办酒席。名菜有“狮子滚绣球”、“芙蓉海参”、“八宝冬瓜”、“鹰爪里脊”等品种。酒席有刺子席、海参席、全羊席等高档席。珍馐有玉带糕、银耳馒头、金丝卷、芙蓉烧麦等上百种。雇...
第三节 理发烫发业
第三节 理发烫发业 民国期间,已有剃头匠挑担走街串巷理发,也有剃头棚、理发铺于街面立门市,多为河北人来此地谋生经营。服务对象主要为男性,发式也仅为分头、平头和光头。女性主要是烫发及做发型,工具是铁剪子,用炭火烧热烫发。理发师傅不仅理发,还要为顾客按摩、捶背、掏耳等。顾客酌情另赏给小费。 伪满期...
第四节 大车店旅店宾馆
第四节 大车店旅店宾馆 民国期间,全区交通运输以大车为主,因而大车店迎运而生。各县城内都有私人开的大车店多处。大车店备有大炕、木枕头、蒲草枕头,供赶车老板夜宿,并备有草料,喂马、驴食槽,牲畜夜间有棚。大车老板一般只住一宿,天明即上路,流动性极大。店主一般为有钱人也称东家,雇伙计多人。 伪满期间...
第五节 其他行业
第五节 其他行业 一、照 相 民国8年(1919年),望奎镇有私人开设“光学”照相馆,有1部座机。照相、印相以日光为主。 民国13年(1924年)后,各县城内均有照相馆,一般有2至3家。 伪满时期,照相业潇条,各县城只有1至2家。 解放初期,全区有照相馆12至14家,从业人员20至30...
第六节 经营管理改革
第六节 经营管理改革 1980年,全区饮食服务行业开始扩大企业自主权,在经营品种及营销方面由企业自行确定,不搞一刀切。并着手解决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问题。1983年,肇东县一马当先,对全县的饮食服务业在管理体制、经营方式、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 1984年,经济承包责任制在全区饮食服...
第一节 机构网点
第三章 供销合作社第一节 机构网点 一、地区供销社 1961年之前,供销社工作由专署商业局领导。 1962年,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松花江办事处建立,供销业务由商业局分出,移交办事处。1966年,划归地区革命委员会财贸组。1970年,又划归商业局。 1973年,恢复地区供销社机构,内设秘书、...
第二节 管理
第二节 管理 一、管理体制 供销社实行民主管理。1950年后,实行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社员代表大会是供销社的最高权力机构,除监督检查合作社对党的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和审议供销社的购销业务、财务决算等经营活动外,还有任免录用供销干部、职工的权力。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的理事会和监事会,对供销社的一切工作进...
第三节 工业品采购
第三节 工业品采购 供销社系统经营的商品,1950年至1979年,其来源划分为省拨商品、国营商业供应的商品和供销社自行采购的商品3部分。 一、省拨商品:有化肥、农药、新式农具、水利排灌设备、毛竹、陶瓷器皿等。1956年后品种增加到十余种,1976年后由于生产需要不断增加,不能满足供应,采取了计...
第四节 生产资料供应
第四节 生产资料供应 基层社建立初期,供应生产资料品种只有锄头、镰刀、二股叉等铁木小农具。经营的方式以代购代销为主。 1953年后,供应的品种增添了大车、胶车、牲畜、铲趟机等品种。据《兰西县志》记载:1953年全县供应大车275台、胶车806台、铲趟机87台、牲畜378匹、麻袋35万条、小农具...
第五节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第五节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供销社建立后,即开始收购农副土特产品。1949年至1953年,收购的品种主要是粮食、油料、烟麻、皮张、药材、禽蛋和生猪等。 1953年后,国家对粮食等实行统购统收,由供销社代国家收购,一律上调。二类产品国家实行派购。三类产品由供销社自由收购。坚持“优等优价、劣等劣价、...
第六节 生活用品销售
第六节 生活用品销售 建社初期,生活用品销售的种类较少,只有食盐、火柴、煤油、呈文纸、花旗布、线麻等生活必需品。有些商品是没收敌伪商店,斗争大地主没收的财物,有绸缎、布匹、线袜等品种。商品的库存量极小,明水县最早成立的正红旗合作社,开业时只有50多斤盐、50多包火柴、 1匹呈文纸。 建国后,销...
第七节 扶持生产
第七节 扶持生产 供销合作社从办社时起,就把扶持生产列为第一位的工作任务,通过扶持生产,发展多种经营,扩大购销业务。 1950年,全区各县合作联合社均设农副科或股,指导本县各级供销社扶持生产工作。1958年后,县和公社供销社都有一名领导专抓这项工作,常年帮助生产队特别是薄弱队,安排多种经营生产...
第一节 机构网点
第四章 粮食第一节 机构网点 清末,清政府准许放荒开垦后,各地的地主富商到本地区选霸荒原。租给农民耕种。随着粮食上市。自由进行交易,开始只限于季节买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后,各县的粮食域外输出输入逐渐增多,域内的经营粮食商户也发展起来。每年秋冬两季,望奎、兰西、青冈、明水等地的粮商,便...
«
1
2
...
12099
12100
12101
12102
12103
12104
1210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