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出口外销
第四节 出口外销 民国初期,肇东、庆安等县生产的大豆、小麦、荞麦,经哈尔滨转销到日本和俄国。每县出口量在500至1 000吨。同时,日本东亚洋行、英国中英行、俄国西伯利亚洋行、德国索斯金行等国外进出口商场在安达站设粮食、油料收购机构,将大量的粮食运回本国。民国11年(1922年) ,中东铁路商务...
第五节 对苏边境贸易
第五节 对苏边境贸易 1988年 4月,地区建立对苏边境贸易公司,之后对苏贸易开始活跃。本年,对苏联出口羽绒服200件,运动服200件,男士化妆品盒450盒。同时,从苏联进口化肥346吨。并同苏联远东地区的阿穆尔洲农工委达成一项联合建罐头厂的意向性协议。 1989年,地区边境贸易公司与苏联阿穆...
第六节 包装运输
第六节 包装运输 一、商品包装 绥化地区出口商品包装,基本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两大类。 运输包装主要是:麻袋、纸箱、布皮、绳、木夹板、木桶、铁桶等。 用麻袋包装的商品主要是,粮豆、饲料、油料;用纸箱包装的商品主要是,罐头类、奶粉、玩具、蜡烛等;用于布皮塑料编织布包装的出口商品主要是,...
第七节 经营管理
第七节 经营管理 一、结 算 1958年至1971年,财务实行报帐制,由省外贸局于每年年初下拨经费,年末地区局向省局报财务帐。 1972年至1974年,全区外贸业务增大。为了适应外贸业务的发展需要,地区外贸局财务开始实行独立核算制度。各县外贸科财务实行向地区局报帐的制度。1975年,安达、...
篇下序
第十篇 财政金融篇下序 民国时期,由于统治阶级腐败,百业凋零,民不聊生,财政金融事业很不景气。伪满时期,全区各县财政金融命脉控制在日本侵略者和伪官吏、地主、资本家手里,那时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人民无法生活。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
第一节 财政管理
第一章 财政第一节 财政管理 一、管理机构 清末,地方财政收支由各府、厅、县长官通判独裁。民国初期,财政收支由设治局、经征局办理。民国18年(1929年)后,各县均建立财政局。 日伪时期,各县公署设总务科和财务局,分掌地方财政事宜,业务受省财政署、税务监督署的领导。 1945年,人民政权...
第二节 预算管理
第二节 预算管理 一、预 算 建国初期,各县财政收支统一纳入国家预算,地方不做预算。国家预算划分为中央、大区、省。县级的预算列入省级预算。 1953年,在国家统一预算内,实行中央、省、县 3级预算。地区预算列入省级预算;乡镇的预算列入县级预算。按省的要求,各县财政收支每年截止到12月31日...
第三节 会计管理
第三节 会计管理 民国期间,各地会计开始采用借贷记帐法。会计规程执行四合帐复式簿记帐原理记帐,会计科目分资产、负债、收益和损失4类;会计帐簿分财产帐、分类帐、补助帐3种,以收据、发票、领用单和工资表为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制凭证分别记帐。 建国后,各部门继续沿用旧的记帐方法,会计报表采用历年...
第四节 财务管理
第四节 财务管理 1951年,全区各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进一步整理地方财政的决定》,对财务工作进行大清理,建立了现金管理制度。此后,各县根据政务院对财务管理的要求,相继制定了《财务管理规定》、《公私合营企业财务管理若干规定》、《人民公社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财务管理工作逐...
第五节 财政监督
第五节 财政监督 1952年后,为了维护财经纪律,各县都配备了专职财政监察员,受县财政局及上级财政监察部门双重领导,并受各级人民监察委员会的指导。 1953年至1954年,各县重点检查了企业,事业单位和基本建设投资情况,并注意对行政单位的检查。发现了一些损失浪费、贪污盗窃及其他违纪问题。195...
第六节 财政收支
第六节 财政收支 清末至民国初期,税赋逐年增多,支出也逐年加大。宣统三年(1911年),收入划分国家税、地方税,又分经常岁入、临时岁入两门。民国 3年(1914年)整顿税则,国家税、经常岁入包括:田赋、生产税、销场税、各种杂税捐课、官业收入、烟酒协款、荒价收入等 7款;临时岁入为杂收入 1款;地...
第一节 机构
第二章 税务第一节 机构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呼兰厅设厘捐局,对北团林子(绥化)一带派员征收捐税。同年,在绥化设厅通判,绥化始有税课司。光绪十七年(1891年),呼兰厘捐局改为厘捐总局,下设呼兰、绥化、余庆(庆安)、上集厂(绥棱)等 4个分局。分局下设海伦、津河镇、双河镇、西集厂、沈家...
第二节 工商税
第二节 工商税 一、清末及民国期间 清同治四年(1865年),北团林子境内课牲畜税,当税,后增烟、酒、麻、油等税,由呼兰同知厅衙门派人征收。光绪年间,工商税、捐并举。至清末,境内租课有:当课、烧课、斗秤课;杂税有:酒税、烟税、油税、豆饼税、牲畜税、白条猪税、鱼税、鱼网税、木植税、山本税、粮税、...
第三节 农业税
第三节 农业税 一、清末及民国时期农业税 清咸丰十年(1860年),将军特普钦奏请,将呼兰以北一带闲荒百余万垧招民开垦。同治元年(1862年),津河、濠河北等地段相继开始放荒拓垦。按朝廷规定,先交押租,即“荒价”,5 年后升科,按垧征钱,有大、小租之分。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肇源境内的蒙...
第四节 征收管理
第四节 征收管理 地区和各县税务机构建立后,把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作为税务工作重要环节来抓。地区和县都设立了征管科或股,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管理任务制度和管理方式。 一、征收管理职能 征收管理的职能,主要是贯彻执行税收法规和政策,依照法规和税率,将应收的税款及时足额地组织收入上缴,防止偷...
«
1
2
...
12101
12102
12103
12104
12105
12106
1210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