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卫生事业机构
第二节 卫生事业机构 一、县中心医院 县中心医院,为全县医疗预防业务技术中心,伪满“福民医院”(公医诊所)为其前身。伪康德9年(1942年)始建成“县立病院”,原建筑面积955平方米,设床位40张,人员40余人,院长刘玉璞(即刘公医),后由日人篠原良逸接任院长,刘改任副职。 1945年 8月...
第三节 卫生群众团体
第三节 卫生群众团体 一、县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原为“国际慈善法团”,早在民国20年(1931)年“中国红十字会在上海设有总办事处,设分会于全国各县及繁盛之市镇”。本县红十字会组织于民国20年(1931年)8月1日,经上海总办事处批准在案,称为“中国红十字会富锦县分会”,办事处设于原五区兴安镇...
第一节 卫生专业队伍
第二章 医疗队伍与装备第一节 卫生专业队伍 一、医药卫生人员的发展与分布 富锦县自民国7年(1918年)西医传入后,至民国19年(1930年)城乡已有西医 8人(乡区的新城、集贤两地为3人);中医药工人员达60余人,其中分布于乡区(一至五区)者为41人。伪满康德 2年(1935年)伪县公署登...
第二节 医疗装备
第二节 医疗装备 一、医疗器械 解放前至建国初期,县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简陋,只有简易外科手术器材及部分检验设备,1950年战勤医院亦只有手提式X光机1台和普通显微镜12台。1952年后始重点装备地方县医院,直至1956年县医院的大型医疗器械始增加10余种,如200毫安X光机、万能手术台、无影灯...
第一节 医疗保健制度
第三章 医疗预防与技术水平第一节 医疗保健制度 一、医官与公医制 民国年间,本县尚无公立医疗保健设施,只在1931年(民国20年)以市政公所名义,在私营协济医院附设“县立诊疗所”一处,聘请该院医生杨华廷为“医官”,县府每月拨给哈洋30元,为贫民免费施疗与施种牛痘苗等事宜。伪满亦曾有“公医制”...
第二节 医疗工作
第二节 医疗工作 一、门诊与住院 县医院1949年1—7月份,平均E1门诊量只有45.8人次,收容住院人数为 137人,至1956年全年门诊诊疗人数达46 330人次(日门诊量126.9人次),住院人数798人。1985年全年门诊诊疗人数上升为161 516人次(日门诊量4 42.5人次),住...
第三节 医疗技术水平
第三节 医疗技术水平 建国前,县医院限于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只能解决小伤小病治疗,外科除能做普通外伤缝合、脓肿均开外,阑尾切除及疝气修补则是“大手术”了。1949年,富、绥、同三县合并后,技术力量集中已能开展剖腹产、截肢、子宫肌瘤切除等手术。至1956年除外科相继开展了子宫外孕、胃次全切除、...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四章 卫生防疫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即重视发动群众性卫生清扫活动,于1948年 3月,以县长田澍为主任委员,组成“县卫生委员会”,制定“卫生奖惩办法”,开展了卫生清扫运动月等活动,一年搞几次突击清扫活动,并组织进行检查评比,奖优罚劣。 1952年毛主席号召:“动员起来,...
第二节 卫生监测、管理
第二节 卫生监测、管理 一、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监测的主要对象为大气、土壤、水体。本县1956年建立防疫站后,早期重点抓了城乡饮用水源防护及垃圾粪便处理的监督指导工作。50和60年代,城乡使用大口土井较多,推行井上“五有”(有井台、井裙、井盖、公用柳罐、井棚)的防护措施,到1964年全县已有4 ...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一、传染病 富锦县有史以来,天花是危害群众生命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早在清同治八年(1689年)即有天花流行的记载,是年“由同江黑巾部招来二百余赫哲人,预编为此地新旗兵,恰因天花流行,死亡过半,余者逃回”。民国 8年(1919年)全国霍乱流行,本县流行亦很严重,民国10年(1...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三大地方病,在本县程度不同的均有发生,解放前任其发展,无人过问。 克山病克山病为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俗称“吐黄水病”,亦称“羊毛疔”、“翻症”等(均属急型)。很早在偏辟农村时有发生,病死率很高,但很少有人注意。1955年冬在绥滨吉珍屯(以后...
第一节 中医药队伍
第五章 中医中药第一节 中医药队伍 清宣统元年(1909年)富克锦设县治前,最早在嘎尔当行区的是中医李凯臣,相继有张花先生、战省三等来此地行医。至民国元年(1912年)后已有中医10数人,远则来自河南、河北、奉天,近则来自宾县,其行医方式为少数游医,多数为坐堂行医或开设医师铺(诊所带药柜),如...
第二节 中医学术与带徒
第二节 中医学术与带徒 一、中医学术 自清末中医传入本县后,各个历史时期,均涌现出学有成就、医术精良的名老中医。按中医传统学术派别,在本县具有代表性的可分:《医宗金鉴》、《寿世保元》、《伤寒论》及《衷中参西录》几个学术体系。 中医学术在本县传播、影响与成就较大者首推《医宗金鉴》派,其主要代表...
第三节 中药供应与资源
第三节 中药供应与资源 一、中药店(铺)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富克锦受临江州辖属时,即在拉哈苏苏(同江)有世兴堂中药辅的开设,而富锦县城最早开设中药店者,始于民国 3年(1914年)有和发广、德庆魁开业,较大的中药店世一堂则在民国五年开业,至民国19年(1930年)县城中的中药店才增加...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 建国初期,曾在卫生行政部门及西医界中,出现轻视排斥中医的思想与做法,批判中医“不科学”,诬蔑为“封建医”。1954年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自上而下批判纠正了这种错误思想与做法,通过卫协会组织中医学习掌握现代医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了中医温课工作,1955年举办了首批中医骨干进...
«
1
2
...
13488
13489
13490
13491
13492
13493
1349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