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货物运输险
民国初期。黑龙江地区的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主要由沙俄保险商承办。随着沙俄在黑龙 江地区势力的削弱,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逐步为欧美各国保险商所取代,控制着这一地区土 特产品和工业品输出输入保险业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保险商又取代各国而独霸黑龙 江地区的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在26家日商财产保险业中,...
第二节 非水险
1982年,黑龙江省保险公司开办非水险(非水险系国际保险市场的习惯用语。其主要险 种除海上运输货物保险和船舶保险外,其它各种杂险合称为“非水险”)业务。6月,对大庆 乙烯工程保险做调查研究。1983年3月,省保险公司与大庆乙烯联合化工厂签订乙烯安装工程 协议书规定:大庆乙烯工程从国外引进的9套设...
第三章 经济补偿
民国初期和东北沦陷时期的中外保险业,对被保险人在其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 的事故而蒙受损失给予经济补偿时,以攫取最大利润为目的,往往对险情明显的标的也推辞 不保;在赔偿时,条件也十分苛刻,被保险人很难得到应有的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人民保险事业,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防为主,...
第一节 防 灾
黑龙江省保险业根据“以防为主、以赔为辅”的方针,在展业的同时进行防灾工作,使 防灾更好地与承保密切结合。防灾重点是防火、防洪、防疫。 一 防火 松江、黑龙江两省保险公司从1950年开始,结合开展火灾保险和财产强制保险等业务, 对投保的企业单位进行防火检查。当年,松江省分公司在哈...
第二节 理 赔
黑龙江地区保险公司自1949年成立到1958年国内保险业务停办,全省共支付各种保险赔 款2615万元,占收入保费的33.14%。其中,城市业务赔款1513万元,占收入保费的23.5%; 农村业务赔款1102万元,占收入保费的74.9%。 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到1985年末,共支付各...
第九篇 金融管理
旧中国,黑龙江地区新式金融业兴起后,作为国家银行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地方官 银行号,均有金融管理的职责。但自清朝末期以来,因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了一系列丧权 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取得政治、经济各种特权,国家银行和地方官银行号无法 实行职能。东北沦陷时期,金融管理权被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下...
第一章 货币管理
清代和民国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对黑龙江地区金融业的操纵,反映在货币发行上最为突 出。自银、铜通货之后,伴随着中东铁路之建造,沙皇俄国的纸币—卢布便充斥这一地区。 1917年以后,随着日本势力的扩张,日本金票、银券又涌向北满,形成中外银行多元化发行 货币的局面,角逐剧烈,本位币时而变换,币值时涨时落...
第一节 现金管理
清代和民国初期,在货币多元化发行的情况下,对流通中的现金即无指定管理部门,也 无统一办法管理。 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洲中央银行以纸币与铸币发行额和准备金增减出纳日计表按周报伪 满政府,并公布周平均发行额度。伪满政府责成中央银行监理官,对货币的制造与发行实行 特别监督。但因货币发行被视为掠夺...
第二节 工资基金管理
黑龙江省自1960年由银行对企事业单位的工资支付进行监督始,到1985年末,主要经历 以下3个阶段: 1960到1965年,为控制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增加,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遵照国家 计委、劳动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工资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从1960年起实行 工资基金监督。...
第三节 现金计划
1949年4月起,黑龙江地区在东北一级机关和公营企业试行现金管理,即开始试行现金收 支计划管理。东北一级工业、交通、铁道、商业、财政、农业六大部门所属企业及机关的月 份现金收支计划,于月份开始前两天报总会计局审核,经财经委员会批准后交东北银行各分 支行执行。各单位每月现金收支须自求平衡;收入不敷...
第四节 货币流通
一 现金收支 黑龙江地区自清末民初金融业兴起即有现金收支。但迄至解放初期,因币制更迭,币值 不一,始终无银行现金收支的统计。直至1952年,银行才开始建立现金收支分项统计。 1952至1957年期间,随着经济事业的发展,现金收支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全省现金收入 和现金支出,分别由...
第五节 反假票斗争
一 票样管理 黑龙江地区解放初期建立东北银行机构后,随着东北银行地方流通券的发行,便下发货 币票样(与流通货币不同的是在票面上盖有“票样”二字),以帮助工作人员熟悉货币的纸 张、颜色、图案、花纹、暗记等特点,掌握鉴别货币真伪,便于开展反假票斗争。 1946至1955年,东北银行...
第二章 发行出纳管理
黑龙江地区银行发行与现金出纳,始于清朝末期。因货币发行多元化,发行库也是分别 管理,各自为政。东北沦陷时期,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伪满洲中央银行,发行库由其统一管理 。解放后,随着东北银行地方流通券的发行,建立统一的发行库体系,对发行基金(尚未进 入流通领域的待发行货币)业务库款(已进入流通领域的业务...
第一节 发行库
清代和民国初期,黑龙江地区金融业兴起后,各发行银行均设有发行库。当时,有发行 权的官办及官商合办银行、商业银行、地方银行、外商银行均发行货币,各行发行库独自管 理,无统属关系。 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公布《货币法》,伪满洲中央银行独揽货币发行权, 其所属机构均建发行库。 ...
第二节 发行基金
黑龙江地区自清末银行发行货币始,即有发行基金。由于货币发行权不集中,发行基金 分别由各行自行管理。 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洲中央银行的发行基金由其自己管理。伪满兴农金库于1943年成立 时,伪满中央银行的一部分县支行移交改组为兴农金库的所属机构。为适应机构的变化,伪 满中央银行制定《寄托金制...
«
1
2
...
3206
3207
3208
3209
3210
3211
321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