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环卫设备
一、清运机具 解放前,全省各城市清运垃圾、粪便主要采用手工操作方式,即人工作业,马车运送。 在环卫方面使用汽车,最早的是哈尔滨市,于1924年从德国购进l辆拉运污水汽车;到1943年, 哈尔滨市环卫部门只有3辆汽车。环卫工作采用人工作业方式,解放后仍保持很长时间。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五节 环卫管理
一、环卫机构 中华民国和东北沦陷时期的环卫管理由卫生防疫部门负责。1926年(民国15年)11月,哈 尔滨特别市市政局(即市政府)成立,局设卫生科,科内设检查和防疫两部。检查部负责检查 饮食、服务行业和环境卫生。1929年,哈尔滨特别市市政局卫生科下设卫生检查所。卫生检 查员执行任务时,...
第七篇 城镇房地产
黑龙江省城镇房地产事业,是伴随着城镇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每一城镇的发展,都经 历出放街基,设置建城,开辟园地,修建房屋,配套建设的发展过程。房地产的发展最初是 自建自用,后来发展到“为卖而建”,“为出租而建”,成为资产阶级盘剥劳动人民的重要 手段。在旧中国,黑龙江省的房地产大多数被封建官僚、资产...
第一节 私房占有
第一章 私有房产 黑龙江省城镇区域内私有房产,最早见于齐齐哈尔市的城市居民住宅和工商业用房。该 市从建城设置到清末的200多年里,清朝廷派将军驻守,除了将军府、将军廨、营房、辎重库 属于官产和几百间官房出租外,其余住宅和工商业房均为私产。民国时期,城区由北向南和 由西向东扩大,官府丈放很多地号,...
第二节 私房交易
私有房屋是产仅归属个人所有或数人共同所有的房屋,包括个人自住或出租的房屋,华 侨、归侨、外侨所有的房屋,以及房产管理部门、房屋开发部门出售给个人和单位补贴出售 给个人的房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占有人可以自行处理自己的产业,货币持有人也可以 购买他人产业。这种房产与货币的互相交换,即谓房产交易。...
第三节 私房管理
黑龙江省城镇私有房屋管理,包括租赁管理、租金管理和修缮管理。 一、租赁管理 黑龙江省对私房租赁实行管理最早为齐齐哈尔市。1914年(民国3年),开始征收永安里民 房租赁捐。1924年(民国13年)5月,黑龙江省城市政公所制订章程,征收房捐,做为办所经费 和市政开支。1929年(民国1...
第四节 私营房产的社会主义的改造
对私营房产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城市全面社会主义改造的组成部分。 黑龙江省城市私营房产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根据1955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二办 公室《关于目前城市私有房产基本情况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见》的指示精神,按照党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的原则进行的。对城镇私...
第五节 落实私房政策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中共中央一再强调必须落实关于发还“文化大革命”中被挤 占、没收的私房的政策。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980年11月转发了北京市委关于处理机关部队挤 占私房、进一步落实私房政策的通知,要求对“十年动乱中被挤占、没收的私房,必须在今 后三五年之内,根据不同情况,分期分批,予以发还。...
第一节 公房分类
第二章 公有房产 黑龙江省城镇区域内公有房产,在解放前一般有官产(国有、市有)、军产、旗产、学产 等。齐齐哈尔市,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设卜奎驿站,建有官房待客。1695年(清康熙三 十四年),建官学。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黑龙江将军移驻齐齐哈尔城之后,兴建衙署官 舍。1808年...
第二节 公房管理
公房管理主要包括住宅分配、房屋租赁与租赁承包、群众管房等各项管理工作。 一、住宅分配 为了加强对公有房产的管理,中共中央于1948年12月作出《关于城市中公共房产问题的 决定》,决定中提出:“将城市公共房屋统一调整分配后,……可酌量出租一部分房屋给市 民。”“除非有十分的暂时的必需,...
第三节 公房租金
黑龙江省公有房屋出租的租金,最早见于齐齐哈尔市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有官房 二十间……岁纳租银二百两”。1821至1851年(清道光年间),每年取租官房27间。1882年(清 光绪八年),修建砖城后,城内沿街市肆屋(即门市房),由各旗分管,租赁价格亦不甚高,为 防居奇,一般都是一定就是十...
第四节 房屋修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贯彻“以租养房”的方针,加强房屋修缮工作,保证房屋基 本使用功能,始终是各级房产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 1954年,贯彻“管、收、修”相结合的原则,全省房租采取机关代扣、住户送租(包括集 体送租)以及重点催租等办法,总收入为2 275万元。据44个市、县统计,平均收...
第五节 房屋互换
为解决部分职工上下班路远和居住不便等困难,减少城市交通流量,各市房产管理部门 组织开展房屋互换工作。哈尔滨市从1953年开始进行房屋互换。1954年,共登记l 118户,解 决600多户、5 000多人口居住困难问题。1956年,职工住宅自愿互换2 755户。1960年,互换 41 858户,面...
第一节 旧房改造
第三章 住宅建设 黑龙江省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房屋,土草结构多,砖混结构少;平房多,楼房少,许多房 屋长期失修失养,每个城镇都有不少险房,以及大片小片的棚户区。有些地方还有比较原始 的“无宇室、掘为穴,架木于上,以土覆之”的“地窨子”、“马架子”和少数民族居住的 “撮罗子”。这些房屋结构简陋,低洼阴...
第二节 新建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时期都新建了大批住宅。“一五”时期,在国家重点工程建 设的同时,国家投资给各企业建筑一批职工住宅。有的城市还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了不同 规模、生活设施比较齐全的居住小区,使一部分职工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一五”时期, 全省用于城市住宅建设的投资为34 328万元,占基本...
«
1
2
...
3215
3216
3217
3218
3219
3220
322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