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设备工艺
一、设备 (一)发展概况 黑龙江地区在民国以前,饲料加工仍沿用铁锅、石碾、石磨等古式工具,蒸煮、破碎、 压细谷类、豆类饲料,用以饲喂畜禽。到民国前期,黑龙江地区饲料加工设备才有所发展。 1923年(民国12年),中东铁路公司兴办的安达畜牧试验场引进5台饲料粉碎机,这是黑龙江 地区...
第三节 产 品
黑龙江地区加工饲料产品,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畜、禽饲养单位(户)普遍将单 一的料粮粉碎后,饲喂畜、禽。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包括粮食部门供应的精饲料也是 由饲养单位(户)自行粉碎后喂用。据1953年统计,年粉碎量达25.1万吨。1957年,东北农 学院教授许振英,为了保证役畜在春耕、夏锄、...
第四节 饲料科研
黑龙江地区的饲料科研工作在解放前是不被统治者重视的,特别是东北沦陷时期,日本 侵略者开发饲料资源,是以掠夺农副产品为目的,饲料科研很难得到发展。伪满当局在饲料 株式会社的主持下,对黑龙江地区所生产的玉米、大麦、豆饼作为饲料曾进行过营养成分的 化学分析,其结果仅作为部队军马和一些官办的养畜单位配料...
第三章 饲料销售
黑龙江地区在伪满时期实行经济统制以前,畜、禽养殖户主要是从市场购买原粮和粮油 加工副产品豆饼、糠麸、糟渣等喂养畜、禽。据《东北粮产与消费》一书记载,在1943年, 黑龙江地区农村以外的饲料消费为8.6万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地区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畜牧业。到1952年,机关、...
第一节 饲料店
饲料店是粮食部门供应畜、禽饲料的基层单位,也是对外服务的窗口。 从1953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后,役畜饲料粮开始由国家粮食部门统一供给。在饲 料店未全部建立起来以前,主要由市、县粮食局(科)指定的中心粮店供应饲料粮。1956年 9月,省粮食厅确定哈尔滨市粮食局下属饲料公司在香坊、八区...
第二节 役畜饲料
1953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全省城镇役畜和郊区纯菜农的役畜饲料纳入国家供应 计划,按规定的定量标准供应。城镇郊区纯菜队使役的大牲畜每头每年供应饲料粮400公斤, 最高不得超过500公斤。纯菜队役畜饲料不足的,在蔬菜上市旺季,对役马在原定量供料标准 外,每头每天另补助饲料粮0.5公斤,共补助...
第三节 猪奖售饲料
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在“黑龙江省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实施细则”中对猪饲料供应规定 :市镇居民饲养的生猪,初生的小猪每头每月售给饲料粮5公斤,育肥期每月20公斤。其他饲 料,如糠皮、酒糟等食品公司掌握分配。经批准的种公猪的饲料粮按规定标准增加50%,场、 社、队集体饲养的种公猪每头每年除按上述规定供应...
第四节 以奶换料
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对城镇奶牛饲料实行定量供应。1955年9月30日,省人民委 员会根据国家规定精神,确定对市镇居民饲养的奶牛用粮标准为每头每天供应2.5公斤,食 品公司库存收购的淘汰待宰奶牛每头每日供应0.5公斤,槽头牛每头每日供应1公斤。供应品 种包括麦麸、豆饼。由于国家和黑龙江省...
第五节 以蛋换料
为了缓解城镇鸡蛋供需矛盾,黑龙江省于1958年10月采取了对农村社队派任务、定指标 、按户交蛋办法,但鲜蛋市场的供应仍很紧张。为了促进养鸡,增加鲜蛋生产,解决城镇居 民鸡蛋和肉鸡的供应问题,省人民委员会决定从1964年5月开始实行以蛋换料办法。对市区交 售鸡蛋的禽场或个体养鸡户,每交售0.5公斤...
第六节 饲料票
1955年,黑龙江省城镇役畜饲料粮实行定量供应以后,为解决去外地运输役畜携带饲料 粮不方便问题,黑龙江省粮食厅经请示粮食部同意,于1961年1月印制了“黑龙江省地方料票 ”,后来同“黑龙江省饲料票”同时并用,都属于地方使用的无价证券。它方便了林区采伐 、修建公路、运输等役畜所需料粮转移。黑龙江省...
第七篇 盐 业
黑龙江地区从唐朝渤海国建立到清朝光绪年间,历经千余年,北部和西部居民均以食当 地土盐、池盐为主,东部靠近沿海的居民食海盐。土盐产于黑龙江地区西部肇州(今肇源县 哈什吐村),池盐产于西北部卓尔博特(今内蒙呼伦贝尔盟地区),海盐产于滨海地区(今 苏联远东滨海地区波谢特湾)。这一时期,食盐生产和盐价均...
第一章 盐 政
黑龙江地区盐政管理开展较晚,自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起,黑龙江副都统文绪请求 朝廷准予试办常平盐囤。当时规定:凡来卓尔博特盐池扫盐者,须向都统衙门领取准票,交 纳盐税,所扫之盐,以官价收买;凡来卓尔博特买官盐者,须交纳盐捐,实行官盐官卖办法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了,黑龙江将军达桂会...
第二章 盐 源
唐朝渤海国时期,沿海的率宾(今苏联乌苏里斯克)、龙原府(今图们市)、盐州(今 苏联远东滨海地区波谢特湾的克拉斯诺古城)是海盐产区。 辽、金时期,滨海盐区归上京速频路(亦称恤品路)管辖,仍盛产海盐。土盐产于肇州 等地,由当地盐民用碱泡子水熬制而成。是上京所辖蒲峪路、胡里改路居民食盐的主要产...
第三章 食盐销售
历代,黑龙江地区的食盐运销一直由官府控制,长期推行“盐钞引法”(指官府在索取 代价后,给予商人的一种运销食盐的凭证),缉私课税,设立官盐,控制盐价,通过盐商经 销。清末和民国初年,食盐运销统由黑龙江官运局控制,实行官盐专卖办法。东北沦陷时期 ,伪满当局颁布了《食盐专卖法》,对食盐实行定量配给的严...
第一节 居民用盐
唐代渤海国至金代,黑龙江地区的食盐采取地产地销以物易物的形式进行交换。肇州等 地盐场许可民众以米易盐。 元代,黑龙江地区各路官府对行销食盐仍实行引票纲运之法,引由官卖。允许商人贩卖 食盐,须向官府缴纳盐税和交足购盐款后,方可领取盐引,凭引票到盐场领盐贩卖。这种专 卖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时...
«
1
2
...
3344
3345
3346
3347
3348
3349
3350
...
17821
17822
»